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产城融合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魅力大冶
近年来,我市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如今,山水与城市交相辉映,生产与生活相得益彰,一幅产业更强、生活更美、生态更优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在铜都大地徐徐铺开。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绘制宜居宜业城市新蓝图
“午茶会”现场
“因企业发展需要,目前,公司员工宿舍存在不足。”6月5日,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座谈会暨2024年第六期亲商政企“午茶会”上,度边电子科技(黄石)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炼提出企业当前迫切需求。
该公司主要从事企业配件、电脑一体机、智能穿戴、智能音响、笔记本电脑、智能通讯终端精密金属组件和结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去年10月份建成投产。
针对企业诉求,高新投公司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为了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去年高标准设计了产城融合示范区,今年实现开园,通过优化工期,有4栋人才公寓将在8月份封顶,可以容纳800人住宿。”高新投公司负责人表示,另外,园区还安排了过渡性住房。
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
大冶湖高新区作为我市经济主阵地,面临着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租住点广等现实情况。近年来,该区以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先行区”为目标,将服务好产业工人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抓手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突破口,扎实推进西北片区扩园二期项目,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各类资源要素集聚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不断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步伐。
走进城西北工业园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一期)现场,放眼望去,十余台挖机、打桩机等大型机械作业不停,运送土方车辆往返穿梭于挖填作业点,各项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
“目前4栋人才公寓桩基已完成,其余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桩基施工进度达到80%,建设总体进度达到20%左右。”项目经理姚肖说道。
产城融合示范园项目效果图
除了城西北工业园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大冶湖高新区西北片区扩园二期项目还涵盖了新型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产城融合示范区、团垴城乡一体化及石洪甫城乡一体化等多个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采用“投资人+EPC总承包”建设模式,是大冶湖高新区破解园区用地紧张难题、向西扩园拓展的重要举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人才和产业集聚,对园区项目配套能力和对外辐射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增加人员、机械力量,交叉作业、同步施工,确保今年年底整个扩园项目二期达到总工程量的60%以上,商业综合体、安置房等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人才公寓交付使用,完成5条重点市政道路建设。”大冶湖高新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云华表示。
攀宇工业园产城融合项目(一期)施工现场
安居是乐业的基础。对于离乡打拼的工人来说,以大冶湖高新区为代表的“新家园”,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希望公寓早日建好,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日常上班通勤问题了。”来自大美科技的员工熊某说道。
以产兴城以城聚人 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快发展
2023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63.42%,同比提升1.42%,增幅为“十四五”以来新高。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战略,抢抓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发展机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理念,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2023年,我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57位,较2022年前进10位;位列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8名,较去年前进7位,居全省首位;获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国”字头称号,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我市聚焦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对标黄石主城,做优城市服务和品质。坚持高质量规划,按照“老城疏散、新城提质”思路,以老城区为核心,重点推进尹家湖片区、熊家洲新区、三里七湖片区等3大片区开发建设,做大城市空间。率先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智慧警务、智慧交管等项目,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8个,面积52.4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7.44万人。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我市树牢“工业强市”理念,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主动融圈入群一体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成势,壮大城市产业能级。制定《大冶市重点产业链“五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实施“链长+链主+链创”机制,积极对接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和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初步形成了以长城汽车、融通高科为龙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以劲牌公司为龙头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祥邦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迪峰公司为龙头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大美科技、仕上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顺富纺织、利达纺织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5%,规上工业企业351家,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县市前列。
同时,我市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主阵地,把产业园区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同步规划、整体推进、融合发展,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入驻条件,提升承载能力,强力推进园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促进、共发展”。以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经济区为阵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临空经济产业,不断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坚持城市为民理念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幸福城
“现在就读学校选择更多了,看到园内这些崭新的设施和优秀的老师,再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里活泼的身影,心里特别安心。”家住伍桥小区的王女士表示,目前孩子就读于光谷东国投伍桥幼儿园,已经上了一个学期,十分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公共配套加速完善、产城融合初步形成……我市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因势利导,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抢抓城市更新等多重机遇,持续加强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了一大批教育、医疗、文化、服务、体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了居住、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促进生产高效、生活便捷、生态优美。
市人民医院新院区
近年来,我市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023年以来,我市新增就业99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081元、28615元,分别增长5%和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07%,新建、改扩建大冶湖学校等学校、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9000余个。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众参保率达到100%。“十件实事”扎实完成,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挂牌接诊。新建、提档“四好农村路”245.62公里。城区新增充电桩500个。大冶就业促进中心、尹家湖生态公园、码头路桥头文化公园、城区绿化提档升级等项目基本完工。
新建大冶湖学校
“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2024年,我市将以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着力做强市区龙头,处理好人口导入、产业培育、功能提升的关系,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和城市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大冶。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