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的多种打开方式·茶】一壶春茶话千年 探寻大冶茶产业发展之路(一)

©原创   04-09 07:51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春明 郑甜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始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茶可日常,亦可风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是“茶”的豁达超脱,“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是“茶”的悠闲宁静,“烹茶鹤避烟”是“茶”的潇洒不羁……

大冶,这座拥有4000多年采冶史的城市,也与茶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茶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山好土 茶韵悠长传四方

历史上,大冶与茶的联系源远流长。

据资料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在当地开垦了一块数十亩的荒地,取名为“东坡”。一次扁舟草履时,苏轼一路漫游到大冶大茗山。在山上,苏轼偶感风寒,便向和尚讨杯茶吃,和尚给了他一杯桃花茶,饮下后,顿觉清香四溢、回味无穷。康复后,苏轼便问和尚乞要一棵茶树,移栽到自己所居的东坡。这段经历也被苏轼写在了长诗《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里。

南唐后主李煜赐名“大冶”,这块土地被赋予“大兴炉冶”的重任。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大冶这座以矿冶闻名的城市新增了“茶”的属性。两宋三百多年里,大冶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产茶区,其产出的茶叶还曾作为岁贡茶上贡。

之所以能成为茶叶种植的宝地,与大冶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大冶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海拔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湿润多雨,植被茂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大冶地处北纬30°,正是世界级的优质茶叶黄金生产带。全市大大小小的山有近300座,且多为酸性红黄沙质土,这种土壤使得茶叶在口感、汤色等方面表现不俗。

白茶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冶蕴藏的丰富矿脉,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仅增强了茶叶的营养价值,还赋予了茶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以大冶产出的“殷祖白茶”为例,这种茶叶形似凤羽,叶片玉白,光亮油润,除了矿物质含量丰富外,各种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其氨基酸含量平均高达6.9%,是普通绿茶的3到4倍,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具有抗辐射、抗衰老等诸多功效。

茶山

而到了当代,殷祖镇太婆尖茶场出产的“云雾茶”,以“无虫害、无污染、清醇可口”的品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从而享誉省内外;还有产自灵乡镇大王山色泽翠绿的南山翠珍珠、产自陈贵镇南山东麓的毫峰茶等,都曾名噪一时,获得省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文旅融合 知青茶山好风光

早春四月,走进陈贵镇大泉沟景区,茶树繁茂、林木成荫,山峦叠翠、风光旖旎,而在景区附近的南山茶场,不少知青曾在这里共同经历了一段种茶生活。

“我是1974年第一批被分配到南山茶场的,南山地势高峻,阳光充沛,非常适合茶苗生长,当时我们就种植了5万—6万棵茶树。”南山茶场知青代表龚景明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南山茶场种茶的经历,自己也养成了喝茶的习惯。

上世纪七十年代,70多名16岁到20岁的知识青年,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殷祖镇高墙村太婆尖安营扎寨。他们与贫下中农一道,穿着草鞋,扛着锄头,在方圆十多里的山间开荒拓土,修筑山路,兴建茶园,洒下辛勤劳动的汗水,也与茶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如何用好知青文化、茶文化,带动村民增收、村庄发展?当下,高墙村找到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修缮知青遗留的办公楼、宿舍、场院等旧式建筑,扩建知青茶生产车间,新建知青茶研学大楼,铺设知青登山步道……去年7月以来,高墙村着力建设太婆尖知青文化旅游中心,将昔日荒废的知青点打造成旅游新热点。

据了解,太婆尖知青文化旅游中心整体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设项目及工期将分步实施,其中前期工程包括五大部分:一是修缮旧知青生活区,包括知青宿舍、知青食堂、知青活动中心等。二是沿着当年知青翻山越岭兴建茶场的足迹,铺设全长500余米、1300余级的登山步道。目前,该工程已完工。三是新建400平方米的三层砖混结构茶叶研学大楼,助力太婆尖知青茶提档升级。四是扩建1200平方米的知青茶生产车间,促进茶农增产增收。五是在太婆尖茶场中央,即知青们当年集聚休息的山腰处,建成20余平方米知青亭。

太婆尖茶园产的“云雾茶”,不仅是那一代知青曾经的回忆,在当下大冶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也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茶山

一杯好茶 产业发展促振兴

“绿水青山映彩霞,彩云深处是我家,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山间有春茶,茶农采摘忙,随着天气逐渐回暖,茶农、茶企也迎来2024年春茶开采季。

4月2日,记者在刘仁八镇东山村看到,千亩茶园里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冒着一茬茬的新叶,来自周边村庄的900多名采茶女背着小茶篓踏歌而来,勾勒出一幅春日采茶的丰收图景。

采茶女采茶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杂草丛生,后来村‘两委’根据全市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在山上种满茶树,使一座座荒山蝶变成一个个茶园。”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志武介绍。

“大冶这片土地对种植白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市抢抓全省茶产业链建设的契机,迅速组建茶产业工作专班,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等专家团队来考察指导,制定了《大冶市茶叶产业发展整体规划(2022—2026)》,引领茶产业科学发展。”市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倪彩勇介绍,借此独特优势,我市引种安吉白茶,把茶产业作为重要强镇富民产业,为茶产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新鲜黄金芽茶叶

2022年,我市统一了“殷祖白茶”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57个行政村新建茶园基地76处,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可采茶园面积1.86万亩,年产优质“殷祖白茶”80余吨,产值2亿元以上。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等茶事活动中,“殷祖白茶”多次连获金奖,成为大冶茶叶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的大冶,已经成为一片茶的海洋,无论是在山间茶园还是在城市茶楼,人们不仅可以品味茶的清香和甘甜,更可通过茶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责编丨林  丹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