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拼抢实”·奋进“五十强” 聚焦八大行动之科技创新赋能】“锂”“钠”赛道双向发力 融通高科一体两翼格局正加速形成

©原创   03-22 00:50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赵辅拥 冯素华)阳春三月,万物勃发。3月21日,走进位于大冶湖高新区的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融通高科),发展的气息尤为浓厚。

在该公司钠离子正极材料前驱体中试车间,工人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相距不远的设备立即启动,随着水和物料的不断输入,一个个大型罐体内开始发生着动能与电能的“完美反应”。

融通高科实验室

“去年6月,我们研发出了第1代钠离子正极材料,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的是我们今年1月研发出的第2代钠离子正极材料,相较于第1代,2代材料在储电效能、使用寿命和成品体量等各方面指标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融通高科研发工程师李金懋介绍,公司已规划好年产能2万吨的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大批量投入生产。

一辆新能源汽车,三分之一的成本是电池,而电池40%的成本是正极材料。融通高科做的,就是目前最主流的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目前产能已达到全球第三。而钠离子正极材料属于钠电范畴,推广应用正在起步阶段,融通高科为什么又要在这条全新赛道上寻求突破呢?原因在于企业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2020年至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狂飙,销量从136.7万辆上升到688.7万辆,融通高科的营收也从1亿冲刺到百亿,做到了全球行业第三。就在各地跟风磷酸铁锂大潮之时,融通高科进行前瞻性布局,依托现有“锂电”竞争优势,积极研发生产“钠电”产品,以一体两翼格局,带动业绩快速且持续性增长。

2022年,融通高科拿出了上个年度两成以上的营收,投入到了研发中心的建设上,重点布局未来正极材料领域,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就是典型。

融通高科研发车间

“去年,我们公司又追加了近3亿元投入到研发工作当中,先后引进了一批行业、高校内的顶尖技术带头人及高层次人才,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队伍,拥有研发人员300余人。”据融通高科对外事务部总监谢琦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申请专利15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20余项。

按照“储备一代、预研一代,量产一代、进取一代”的技术发展战略,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融通高科产品布局已经由单一的磷酸铁锂转变为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补锂剂、钠离子正极材料、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系列产品,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我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从2.4g/cm³提升到了2.75g/cm³,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电池,要比以前多装15%的材料,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应提高了15%。”李金懋介绍。

与此同时,该公司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利用项目获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并于2023年顺利入选工信部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前驱体+锂盐生产+正极材料+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日趋成熟。

钠电风口渐起,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融通高科钠电板块的突破无疑为公司未来快速抢占市场奠定了先机。“锂”“钠”赛道双向发力,融通高科正为新一轮裂变式增长蓄能增势。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