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讯 24日,记者从大冶市发改局获悉,2023年,大冶市城镇化率达到63.42%,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增幅为“十四五”以来新高。
近年来,大冶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战略,抢抓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发展机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理念,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2023年,大冶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57位,较2022年前进10位;位列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8名,较去年前进7位,居全省首位;获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国”字头称号,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大冶聚焦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对标黄石主城,做优城市服务和品质。坚持高质量规划,按照“老城疏散、新城提质”思路,以老城区为核心,重点推进尹家湖片区、熊家洲新区、三里七湖片区等3大片区开发建设,做大城市空间。并率先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智慧警务、智慧交管等项目,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8个、面积52.4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7.44万人。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大冶树牢“工业强市”理念,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主动融圈入群一体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成势,壮大城市产业能级。制定实施《大冶市重点产业链“五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实施“链长+链主+链创”机制,积极对接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和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初步形成了以长城汽车、融通高科为龙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以劲牌公司为龙头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祥邦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迪峰公司为龙头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大美科技、仕上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顺富纺织、利达纺织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目前,大冶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5%,规上工业企业351家,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县市前列。
同时,大冶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主阵地,把产业园区建设与城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同步规划、整体推进、融合发展,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入驻条件,提升承载能力,强力推进园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促进、共发展”。以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黄石临空经济区为阵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临空经济产业,不断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大冶还始终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基础,持续在谋划、调度、转化等方面下功夫。202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7亿元,同比增长6.4%,总量黄石排名第一、增收黄石排名第三。统筹全市力量,不断增强对上争取积极性、主动性、成效性。全年争取国家政策项目54个,对上争取资金129.12亿元,同比增长30.5%,在黄石排名第一。
在此基础上,大冶坚持“城市为民”,聚焦群众需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优化文化体育设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做强城市功能,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外来人口留得住、能安心。
“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大冶市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大冶将以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着力做强市区龙头,处理好人口导入、产业培育、功能提升的关系,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和城市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大冶。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