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2023年终盘点(3)

©原创   12-29 10:50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尚甜甜 张蕾)时序交替、岁月更迭,转眼间来到了2023年岁末。回看2023年度层层递进的民生实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从养老到教育,从就业到健康,大到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小到安装小区健身设施,全力书写百姓幸福美好生活新答卷。

教育扩容提质

12月24日,天寒地冻,寒风飕飕,然而在位于伍桥片区的光谷东国投伍桥幼儿园演播厅内却是热闹非凡,当天是该集团六个幼儿园的集体文艺汇演,孩子们载歌载舞、活力四射的模样引得台下家长们的热烈掌声。

“之前生怕搬过来上不了学,现在看到园内这些崭新的设施和优秀的老师,再看着孩子在台上的活泼笑脸,甭提多开心了。”从大箕铺镇搬到伍桥小区的王女士开心地说道。

朱砂点“智”

加大公办园学位供给,是我市今年来“幼有所育、育有成效”学前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增加,适龄儿童入学难、入好学难的问题,2023年,我市全力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新建校舍面积109700平方米,新增学位9000余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幼教一般,随着市区内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进城从业人员快速增长,适龄少年儿童与日俱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学位缺失,校际间质量差异大,优秀师资、优质生源不足,这些都是困扰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新建大冶湖学校

我市探索“投融建营”一体化办园新模式,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4.0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9.07%,公办园在园幼儿园占比50.32%;加快县域教联体建设,组建省、黄石、大冶三级教联体10个,69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覆盖率达到60%。实行总负责人制为主的办学形式,积极探索教联体内人财物统一调配、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实施“30+10”教学改革,形成了“元趣课堂”“凝智课堂”等一批特色鲜明课改典型;推动校企“双元”育人,大冶职校与沪士电子、东贝集团、长城汽车等多家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3所职(院)校与高新区、鄂东职教集团分别签订“政校行企”合作框架协议、市域产教联合体协议。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事业发展离不开教育项目“强筋健骨”。今年以来,我市优化资源供给,全域统筹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累计投入9亿余元,新建、改扩建宏维半岛幼儿园、大冶湖学校中学部、金牛镇中学等11所学校(幼儿园),投入834万元,升级校园数字化设备;同时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335人次,资助金额达1248.63万元。

为加强学生健康管理,69名校医进驻校园,组织15万多名学生开展视力筛查;218家学校以及幼儿园食堂完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制订家校社共育行动方案,“周三家庭教育直播课”开播27期,受众20余万人次……这一年,教育惠民掷地有声、教学育人亮点频出,为我市打造教育高地、打响高质量教育品牌夯实了基础。

医疗服务提档升级

这一年,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统筹开展好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4月26日,湖北省卫健委正式下文确认大冶市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发展进入新阶段。

市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市中医医院医技康复楼、中医传染病综合大楼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撤销大冶市总医院,组建2个紧密型医共体……

一个个项目建成、一个个荣誉取得、一件件实事落地,我市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持续“加码”。

人民医院中心院区

“新院区现在的环境更好了,医生、护士的技术和服务态度都非常好,医疗设备也齐全,让我们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12月26日,前往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就医的患者付佳佳感慨道。

整齐划一的自助服务机

作为我市重要民生工程——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对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统一规划,分期分步建设,院区占地面积210余亩、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规划设置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700余张,院内停车位700余个。

志愿者为患者提供指引服务

据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亮介绍,中心院区将与老院区形成“一院两区”的互补关系,兼容社区医院和康养功能,承担市民群众就诊需求和慢性病门诊、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部分职能,使我市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公共医疗服务全面提档升级。

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不能落下。走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崭新的大楼、宽敞的停车位、温馨的科室、齐全的设施映入眼帘。“目前新院区共有30余个科室,其中新增了儿童康复科、视力保健中心、体检科、成人康复科等10多个科室,设置床位500张,添置高新医疗设备总价值近4000万元。”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长梅虹表示,市妇幼保健院将更好地专注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游乐区

市人民医院中心院区及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的建成投用是我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一个缩影。如今,走进各个院区大楼,人性化的环境布局、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的流程服务、便捷化的交通停车将大幅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今年以来,作为全省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15个试点示范县(市)之一,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健康湖北行动29项考核指标、“323”攻坚行动17项主要指标、10项专病防治重点任务指标及我市作为省试点县(市、区)的6项专病防治的重点任务指标,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同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撤销市总医院,将医共体牵头单位调整为两家,以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作为牵头医院,联合1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村卫生室,组建2个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完善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医共体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医共体外部监管机制等,加强医共体能力建设。目前两个医共体已正常运行。

在新的征程上,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建设,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发展,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群众安居乐业

住房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于小家,住房是依靠、是希望;于社会,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

这一年,我市在住房建设及住房保障方面成果丰硕,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不断出台,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我市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省定目标任务2183套,完成率100%;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3万元;完成筹集(收购)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2364套任务;筹集1543套房源,为“新大冶人”、引进人才、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提供安居保障,实施城建重点工程项目35个,其中新建项目10个,续建项目25个,总投资约44.43亿元。

公租房分配现场

就在前不久,我市2023年第二批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活动顺利完成,384户进城务工家庭抽到房源,届时我市已有98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分配到房屋,有效缓解我市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我来自金牛镇,在市区的一家旅游公司开旅游大巴车,之前在城区租房子住,能够分配到公租房,我很高兴。”抽到房源后,进城务工人员许继刚高兴地说。

通过住房保障工作,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改善了住房条件,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安”,我市严格按照“片区化改造、市场化运作、智慧化管理”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运用“五共”理念,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让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

铜草花园改造现场

今年以来,我市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8个,房屋153栋,住户4327户,改造面积52.40万㎡。已实施改造的147个老旧小区共规划建设停车位3500个、汽车充电桩45个,新建社区幸福食堂5处,完成5个小区、9部电梯安装;完成墈头老街核心区域改造范围内房屋征收工作,拆除公房70户,建筑面积2349㎡,彻底消除了该区域消防和房屋安全隐患。“绣花功夫”之下,一大批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让老百姓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过去一年,我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这一年里,我市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力,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各项待遇稳步提高,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高效维护了社保基金平稳运行,有力保障我市社保领域民生安全稳定。

据了解,我市共有参保人员197721人,截至今年12月份,企业养老保险费征收87627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12.23%。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不够年年干”的精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夯实民生之基,增进民生福祉,以群众点滴需求为底色,描绘出五彩缤纷的城市幸福画卷。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