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矿冶文化资源 让冶邑之火薪火相传

©原创   11-30 09:43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 通讯员 肖瑞)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华夏青铜文明发源地,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灿烂辉煌历史,11月24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联合实验中学教联体金湖校区,以“弘扬青铜文化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进一步拓宽青少年视野,提升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新馆全貌

走进遗址 了解厚重历史

“老师,这就是几千年前矿工们采矿的地方吗?”“是的,这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春秋采矿遗址发掘现场。”当天上午,讲解员生动地为学生们描绘了当时矿工们的采矿环境和采冶技术,以及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百余名师生一边仔细聆听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一边默默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学生研学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最早记载铜绿山的是《明史·地理志》“大冶县……又西南有铜绿山,旧产铜”。清同治六年(1867年)版《大冶县志》云:“铜绿山在县西马叫堡,距城五里,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

铜斧

据介绍,该遗址自1973年被发现以来,先后经历两轮考古发掘,第一轮考古工作是1974年春至1985年冬,共揭露商周至西汉、唐代采矿竖(盲)井302口、平(斜巷)128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冶铜炉12座,通过对出土的春秋时期铜锭和炉渣检测分析,生产的粗铜含铜量达94%,炉渣含铜量平均为0.7%,接近现代排渣水平。第二轮考古工作是2011年至2018年,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树祥为负责人组成的考古队,重点对岩阴山脚遗址、四方塘遗址、卢家垴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其中,岩阴山脚遗址春秋时期矿工赤脚印和四方塘遗址墓葬区的发现,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迎刃而解。

鼓风炼铜竖炉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1994年和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016年入选大吉尼斯世界纪录(持续开采时间最长的古铜矿——时间:1000余年);2018年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2021年成为唯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古铜矿遗址。

“今天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矿石和青铜器,感受到了矿工采矿的智慧,以及青铜文化的魅力,明白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什么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现场参观学生李子涵说道。

多方联动 守护千年遗址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作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之源,承载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不言而喻。遗址在采矿过程中被发现发掘,现代铜铁开采与古老铜矿遗址孰轻孰重?一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采矿发展的交锋由此产生。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以及无数文物战线工作者付出了艰辛与努力,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经过8年反复论证的“原地保护与合理采矿方案”,被誉为“中国大型文化遗址保护的典范”。

“为完善遗址周边基础设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组建领导小组,划定保护范围,并争取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2.57亿元,对遗址西边坡等进行综合治理,完善遗址重点地段生态环境修复及绿化工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正盛说,同时,管委会还对Ⅶ号矿体现有稳定性较差的山体进行植被清理、夯土补助、裂隙灌浆、绿化种植、修筑散水设施;1号点遗址保护棚立面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方塘遗址和岩阴山脚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

“人防、物防加技防,只为遗址安全保驾护航。”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保卫科负责人介绍,铜绿山古铜遗址管委会于2010年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规划》,该规划于2010年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时,管委会不断完善反恐应急预案和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培训演练、军事队列动作培训,常态化开展遗址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巡查管控,并购置了无人机,加强遗址保护规划范围内的巡查,全力确保保护区范围内的文物安全。

赓续传承 青铜文化大放异彩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个青铜器就是著名的随州曾侯乙编钟,为什么会在这里看到它呢,是因为经检测,曾侯乙编钟的铜原料与铜绿山出土的铜锭原料高度一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讲解员游霜向学生们一一介绍馆中文物,听着娓娓道来的讲解,学生纷纷感叹不已。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今年6月,新落成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试运营。新馆为坡地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先生亲自设计,融合了中国青铜文化和矿冶文化元素。新馆展陈围绕“铜绿山之魂脉”而展开,共分为序厅、地下展厅、临时展厅、铜山有宝、找矿有方、采矿有道、炼铜有术、青铜有源八个展厅,记录了青铜文化起源、发展、兴盛历程。

游客参观

“为拉近广大群众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距离,组织拍摄了‘铜魂耀千秋’青铜文化宣传片、‘十大镇馆之宝’抖音系列短视频等。”据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展示铜绿山古代采冶文明,让广大群众深刻感受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与青铜文化的无限魅力。

与此同时,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举办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文物保护宣传展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接待了国内知名院校学生参观研学百余场。截至目前,该馆共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传播文化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识,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进百姓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郑正盛表示,将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抓手,持续增强文物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展览陈列,扎实开展藏品管理工作,强化保护研究功能,着力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博物馆。

责编丨璩  靓  余春妮(实习)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