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市法院:全力构建商事纠纷化解新格局

©原创   08-18 09:55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 通讯员 王贤)近年来,市法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致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并以建设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先行区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商事审判机制,为企业提供诉前、诉中、诉后全流程优质诉讼服务。

做好企业“自家人”

2022年,市法院将位于大冶湖高新区的罗家桥法庭转型为商事法庭,并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了以两名员额法官为首、1名法官助理及4名书记员为辅的专业化商事审判团队。为有效实现司法资源共享,市法院构建以罗家桥商事法庭为核心、人民法庭为支点、商事纠纷“共享法庭”为延伸的诉讼服务新格局,通过“一根线一块屏”将专业化商事审判资源覆盖全域。各商事纠纷“共享法庭”现已实现远程指导、就地调解、在线诉讼、云上开庭等服务,并组建专业信息化维护团队、网上立案团队、线上调解团队,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效诉讼服务。现有多名商事纠纷“共享法庭”联系法官已远程入驻,以全流程优质服务做好司法“店小二”,当好企业“自家人”。目前已办结涉企案件394件,其中调解案件95件。

罗家桥人民法庭

做好矛盾“中间人”

2023年6月,因北京某技术有限公司出现代收款未给付问题,导致大冶某餐饮集团资金链出现问题,故而成讼。后案件通过大冶湖高新区商事纠纷“共享法庭”联系立案后转至罗家桥商事法庭。考虑到被告远在北京,赴大冶开庭将大大增加其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且本地企业亟需资金周转。基于此,大冶湖高新区商事纠纷“共享法庭”联系法官黄静迅速联系原告前往“共享法庭”同被告开展线上调解,最终跨越千里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一个月内被告即将所有营业款全部给付到位。案件办理过程中,黄静通过原告了解到该技术服务公司同时与大冶众多餐饮公司签订服务合同,远不止原告一家面临代收款未给付问题,为避免事态持续扩大,影响本地餐饮业生态,矛盾“中间人”黄静由被动受理改为主动出击,通过积极对接相关餐饮公司并全流程跟进,最终全部调解成功,累计为相关企业追回营业款近百万元。

正在调解商事纠纷

做好群众“贴心人”

大冶市泰隆村镇银行位于观山路商圈核心地带,周边商户众多、人流密集,且大多均与泰隆银行有业务往来。为进一步便利企业、群众诉讼服务,市法院秉持“将站点设在企业家门口,将纠纷化解在审判庭外”的理念,在银行大厅内设立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并在银行门口正式挂牌。大厅内设专职人员引导企业、群众进行咨询、调解、立案、开庭。自该“共享法庭”正式运转以来,已有十余家企业、数百名群众前往咨询。市法院了解到该站点爆火后,迅速组织涉企速裁团队跟进入驻,实现一个站点三个法官的“豪华配置”,进一步响应周边商户、群众的司法需求。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普法宣传两次,远程答疑数十次,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

线上开庭

做好司法“引路人”

市总商会商事纠纷“共享法庭”是市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共同建立的重点领域商事纠纷“共享法庭”之一,随着商会力量的加入,市总商会商事纠纷“共享法庭”仅在7月份便已调解案件近30件,约占今年上半年该属地法庭调解案件数总和的50%。“案结事未了。”这是联系法官吕洋常说的一句话,该“共享法庭”涉及的案件大多为行业上、下游企业纠纷,部分企业可能因为一点矛盾便诉至法院,后又碍于脸面宁愿增加经济成本也不愿继续合作。吕洋作为该“共享法庭”联系法官,敏锐抓住企业痒点,面对多起小矛盾、小纠纷案件进行案后回访,通过深入企业厂区一线,以先为双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再同原、被告双方交心谈心的方式,化解双方隔阂,促进合作共赢,为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当好司法“引路人”。

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制度上墙

截至目前,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已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业商会、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并通过延伸服务,累计为全市近百家企业提供了员额法官入企法治体检服务。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商事纠纷“共享法庭”覆盖面,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法院力量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丨陈   雪  余春妮(实习)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