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楚韵 千年回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

©原创   06-12 10:07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 通讯员 肖瑞)考古发掘五十载,溯源文明四千年。6月8日—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黄石市人民政府主办,大冶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秘书处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盛大开幕。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传播遗址故事

“为我的家乡大冶点赞。”“‘天地一洪炉,举世无双冶’,表明大冶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8日傍晚,“青铜楚韵千年回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暨青铜文化传承发展推介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演出在童声合唱《美丽铜都我的家》中拉开帷幕,舞蹈《凿》用生动的肢体语言演绎古代先民井下采矿、黑暗中寻光的故事,杂技《劲无止境》在柔与刚的碰撞表演中展现了大冶人追求“匠心图强、劲无止境”的城市精神,无人机夜空秀《青铜楚韵耀楚天》拼出一幅幅绚丽的图景,将演出氛围推向高潮。精彩绝伦的表演,让现场观众发出惊叹,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精彩时刻。

演出现场

“青铜文化是大冶坚持文化自信最好的底蕴,作为一名大冶人,感到无比骄傲,给大冶点赞。”市民石中雨竖起大拇指说道。

市民张晓亮说:“不仅有精彩节目看,还可以了解大冶青铜文化背后的故事,学到了不少知识。”

据了解,此次活动分为黑暗寻光、辉煌荆楚、灿烂铜都、谱写华章等篇章,通过国宝讲述的方式,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沧桑和魅力娓娓道来,让观众身临其境,领略到中华国宝文物的传奇与不朽,感受大冶青铜文化和世界的对话与交流。

主持人介绍展品

“看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后,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央视《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表示,大冶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摇篮,是一个始祖地,作为一名媒体人有责任和担当把青铜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文化历史研究者能够踏上大冶的土地,看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辉煌和历史的久远。

弘扬青铜文化

“当当当……”9日上午,伴随气势恢宏、音色浑厚的编钟声,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文物保护宣传展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举行。

新馆开馆

活动现场,公布了6家首批湖北省优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名单,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分别为优秀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当天,还举行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新馆围绕“铜绿山之魂脉”而展开,设有铜山有宝、找矿有方、采矿有道、炼铜有术、青铜有源等5个展厅,彰显了中国青铜文明在世界史中的重要地位。

灯光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在中国青铜文化研究史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科学资料,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赵从苍说道。

“这次展出令我非常震撼,做到了让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受教育。例如冶炼环节,通过比较直观的数字化展现手段,包括三维动画等让观众能够了解古代一整套采冶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观众了解我们青铜文明的辉煌,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从过去的辉煌走向今后的辉煌,要有这种志气、骨气和底气。”

参观展品

在薪火中传承

群贤毕至同谱文化华章,百家争鸣共享学术盛宴。

9日下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开元大酒店举行,来自国内外青铜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齐聚大冶,共同追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前世今生,现场发放《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论文集》。

颁奖现场

赵丛苍表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中国青铜文化研究史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科学资料。大冶青铜文化目前要做的事情是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和技术价值,从而把文化遗产传承好,为人类文明贡献大冶青铜文化的力量。

台湾中正大学教授郭静云作了题为《倒钩铜矛来源与功能》的发言,东区出土的一些东西都早于西区,所以学者都认为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不是从西往东开发的,而是从东往西发展的。

研讨会现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方勤表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科技性,代表青铜时代科技水平上的一个高度。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姜波表示,黄石工业遗产是无与伦比的,青铜时代的工业遗产和近代洋务运动以来的工业遗产,二者是叠加的,在工业遗产申报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盛会落幕,余韵悠长。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将努力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启示,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以文化之魂,汇民族之智、聚民族之力。

责编丨璩  靓  余春妮(实习)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