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必须狠抓产业技术创新。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峰公司)作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迪峰公司全景
4月23日,记者在迪峰公司换热装备先进技术研究院看到,五套检测系统、七种模拟工况环境,能够全面检测新产品技术研发的可行性。“通过小样测试了解它的传热性能,推算实际换热产品的换热性能,测试完后拿给工程技术人员做新产品设计。”迪峰公司技术总工程师张平介绍道。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工业领域。过去,这一重要工业部件,一直存在热效率低、耗能大等诸多问题。
“传统换热器在严苛工作环境下,易腐蚀,噪声大,寿命短,最重要的是国内换热器生产设备技术落后,关键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受国外垄断和封锁。”迪峰公司副总经理伍文明表示,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从2008年开始,迪峰公司着手研发新型换热器。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行业技术底蕴,但从零起步摸索,这条自主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生产车间
为了实现技术突围,迪峰公司在人力资源安排、研发费用、设备更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与高校院所合作成立项目组,开展“产学研用”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提高科技研发效率和上限。
在迪峰公司董事长伍佳元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研发人员占比超11%,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2%,拥有各类技术人员326人,其中高中级研发人员46人。通过积极搭建“1+4”创新平台,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以迪峰换热器为中心,组建LNG实验室、换热器热功理化分析实验室、武汉工程研发中心、迪峰技术中心和迪峰先进换热器产业研究院,长期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是省博士后产业基地和院士工作站单位。
双相钢换热器的设计和工艺研究、大型钛材冷凝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深冷氢介质高压换热器的研究、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冷却器……在“产学研”三方合力下,一个个重点、难点的研究项目被突破,这不仅解决了一众“卡脖子”的难题,带动了前后产业链一系列项目增值增效,也为迪峰公司带来了新老客户的信任和一笔笔不菲的订单,实现了“名利”双丰收。
“下一步,我们将在大冶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中乘势借力,结合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参与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力行业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伍文明颇有信心。
如今,经历十年技术累积的迪峰公司正整装待发,阔步前行在创新发展之路上。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