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方诗琪)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3月26日,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金湖街道姜桥水库旁举行,不仅擂响项目建设的战鼓,更标志着我市在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排头兵的道路上迈出了赶超先行的一步,再次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氢能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新动能生机勃勃 氢能项目“抽枝发芽”
活动现场,多台工程车、挖掘机蓄势待发,一台台大型展板图文并茂展示着氢能项目建设基本内容,“立足氢能源展露新面貌”“氢动大冶未来已来”等标语格外醒目,施工企业的工人们精神抖擞,准备进入“冲锋作战”状态。
上午10时,6名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推杆,项目正式启动。现场汽笛长鸣、掌声雷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同时启动施工,太阳照耀出温暖的光线,泥土散发着清冽的芳香。从这一刻开始,筹划良久的项目从厚厚一摞图纸中落到地面上,播下的氢能产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为我市赶超争先,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宏伟目标再添新生力量。
本次开工的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由湖北光谷东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东国投”)联合华能长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以光伏发电、绿电制氢、岩穴及地下分布式储氢、管道输氢、氢能产业园、数字化管理平台、氢能应用七大板块为主要建设内容,加快推动光伏制氢、岩穴储氢、运输加氢等相关产业,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发展等核心技术,健全产业支撑平台,着力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发源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2亿元,建设期为3年。
氢能产业园规划图
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狠抓项目建设,展示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赢得的是未来。“力争在新赛道上起步领跑,在新领域里抢滩占先。”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敏现场表态,将从氢能项目落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全过程发力,以强力度的政策落实、高效能的政务服务,做到要素保障、协调配合、顶格推进,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地下分布式储氢
“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全国矿山的绿色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华能东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东也表示,将全面整合华能集团在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等领域的技术核心和产业资源,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提供强大支撑。
新机遇稍纵即逝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迈进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新征程,对于我市而言,氢能项目无疑是提升发展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氢能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相对周期较长,投入较大,但我市扎实的工业基础对于制氢具有天然优势,光伏资源雄厚便于电解制氢,全省排行前列的工业燃气用量有利于探索天然气掺氢管网建设。
毋庸置疑,我市在发展氢能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未来绿氢化工、重卡替代、氢能公交、全氢冶炼等氢能应用场景也十分广阔。因此,发挥平台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氢能项目,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切水到渠成。
综合能源站效果图
计划总投资20亿元,集研发、测试、生产功能于一体的氢能产业园正朝着“打造中国一流、湖北省首个氢能产业园标杆”踏出坚实第一步;综合利用废弃工矿地,配套建设智慧能源站,大力推广零污染的氢燃料电池矿用机械设备矿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已初具雏形……未来,绿氢制、储、加、用、研的全产业链落地,通过规模化的绿氢供应及绿氢存储的能源洼地效应,辅以氢能的众多应用场景,能够吸引更多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优质企业落户我市,构建千亿级新型氢能产业及氢能矿用机械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向氢能产业发展过渡。
“氢能项目对大冶的发展意义深远,作为业主单位,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湖北光谷东国投集团董事长余敦强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同时筑牢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科学组织施工,全力以赴抢抓进度,确保氢能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输氢管道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院士也对该项目寄予厚望,希望我市能够进一步凝聚力量,推进项目落地,做成国内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标杆,形成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湖北氢能“全环节应用、一体化品牌”,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发展机遇稍纵即逝,项目建设时不我待。以此次氢能项目开工为契机,全市上下正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迅速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为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持续输送充沛动力。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