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务实之言 献睿智之策

©原创   01-03 10:22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 石程曦)1月2日,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全体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市“八大行动”和改革发展重要任务,踊跃建言献策。

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政协委员张雪云:

目前,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坚实,高新技术企业达2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1家,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级科技项目36项,创新密集区6个,创新产业集群2个。2022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基于我市强劲的发展态势,加速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集创新资源要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机构科创中心是我市经济发展现实的紧迫需要。

我建议,整合我市现有的创新资源,建成集科研中心、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中心。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集中高校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建设研发平台,瞄准重大“卡脖子”方向,突破关键技术,破解产业化应用瓶颈,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产业创新极。

加强防护预防 养成良好习惯 政协委员刘红梅:

据小范围统计,我市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60%,小学生的近视率也超过40%,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这让我们认识到,对青少年近视防护和预防监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因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以“双随机”(随机抽取卫生监督人员,随机抽取学校)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加强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确保每个街道和乡镇均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以及学校等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普及保护眼睛的知识,增加学生身体素质课程,鼓励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快转型升级 促进工矿镇发展 政协委员石严成:

工矿镇,过去是一张响亮的名牌,曾经为我市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随着资源的逐步枯竭,都在转型发展中寻找新的出路,但转型之路困难重重,有太多“历史欠账”要补。

如何促进工矿镇经济发展,我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治土治水治气,整治乱采滥挖乱洗行为,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复绿,全力做好地质灾害和尾矿库的治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产业布局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工矿乡镇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加快恢复重振;加大财税征缴力度,保障财政投入,工矿乡镇要充分用好、用活现有的资源禀赋,确保资源资产“颗粒归仓”,税费收入“应缴尽缴”,对资源类企业要加大关注力度,努力为镇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加快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企业技改升级 政协委员刘海睿:

近年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干事为先,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号工程”,产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产品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现就如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技术引领、效益导向和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提出几点意见。

加快完善产业链条,依托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形成产业集群。加大重资产的盘活力度,通过盘活存量,促进增量,引进新的资金和项目,有效整合资源,以存量换增量。鼓励企业技改升级,持续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和奖励力度,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措施,鼓励企业以“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为目标,依托集群效应和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树立中医文化自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政协委员张聪:

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芒。如何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让其走得更远更好,是每一位中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对此,我建议增设“第二课堂”,借助“双减”政策,从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第二课堂”入手,组织学生到中医院、国医堂、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文化馆等地了解中医药文化。通过趣味化、生活化、故事化引导孩子们认药、识药,培养他们从小了解中医药文化、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其次,增设中医文化展馆,长期展示或请专家宣讲中医传统文化理念,开设培训班,通过多种方式教授大家调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希望有更多优秀中医人才能够加入到弘扬中医文化的队伍中来,为中医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善保障机制 维护女性权益 政协委员戴学枝:

生育是事关社会发展和民族延续的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和家庭共担责任,合力为生育和女性参与公共劳动提供社会环境和家庭支持。

为此,我建议,完善“二孩”“三孩”产假制度,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实施弹性工作制度,针对不同岗位采取在线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及办公方式等,既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行,也为女性哺育及男女职工照顾家庭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应当完善补全育婴社会配套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提高公共场所母婴服务水平,这既是公共场所运营管理中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更是城市文明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应当加强权益保护消除歧视,完善就业机制、保护用人权益,完善落实社会保障机制,为“二孩”“三孩”妇女生育和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