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千年铜都,古韵悠悠。大美大冶,魅力无限。
四千年前,熊熊炉火燃起在铜都大地,矿井下的鐝声,敲开了世界黎明。
大冶城区
敢为人先,是这片土地流淌的血脉因子。生生不息的炉火,奠定了大冶工业文明的基础,淬炼出了“匠心图强、劲无止境”的大冶精神。
匠心图强,既是大冶先民炼铜铸鼎、精雕细琢的真实缩影,也是大冶工匠巧夺天工、匠心筑梦的生动写照,更是劲牌公司专精保健酒业畅销全国的制胜秘诀。劲无止境,彰显了大冶干部群众以劲为魂,勇立潮头、永争一流的精气神。正是有迎难而上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善作善成的狠劲,大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百强”排名持续进位,一系列“国”字号荣誉收入囊中。
“江南聚宝盆”绽放异彩
大冶之美,美在工业文明的源远流长。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4000年前,华夏先民在大冶采矿炼铜,创造了辉耀千古的青铜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炉火,铸就了大冶的辉煌,从挖掘到点亮,青铜文化带来的是无比深沉的自信。境内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和“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获评“持续开采时间最长的古铜矿”吉尼斯记录。
大冶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跨区域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全国六大铜矿、十大铁矿基地,武钢、有色等国家矿山企业纷纷进驻,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在此采掘金、铜、铁矿石,使大冶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大冶也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粮仓”、中国矿冶名城。
劲牌公司
大冶是中国保健酒之乡。“常饮劲酒,精神抖擞”“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这是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的劲酒广告词。全国知名企业——劲牌公司,是大冶的一家本土企业,历经近70年的发展壮大,劲牌公司在传统产业中注入科技因子,以健康理念引领前行方向,与时代合拍,与健康同频,一路铿锵,一路芬芳,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保健酒的领军企业。
大冶是中国古建之乡。大冶古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这里的古建工匠们,凭借勤劳的双手,秉承祖传的工艺,一凿一铲、一刀一笔,用砖瓦、檐椽、陶土、泥坯、木雕、漆绘建造出了一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亭台楼阁、庙堂宫宇等现代古建筑奇观。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知名建筑工程建设都有大冶能工巧匠的参与,园林古建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
尹解元石雕
大冶石雕是我市保安镇尹解元村特有的一种民间石雕艺术,是目前我市唯一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之称的尹解元村依山傍水,因为村后的凤凰山上青石蕴藏量大,石质层次分明,从明朝开始,尹解元村的先人们便开山取石,吃起了“石雕饭”,他们凭借一锤一錾,雕石刻文,化腐朽为神奇。石雕工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完善,尹解元人的石雕技艺也日臻成熟,其石头錾花、石头托楔、石头仄联等石雕传统产品深受各个时代用户的喜爱。
刘小红刺绣《星云之梦》
大冶自古植桑养蚕,素有绣花的习俗。大冶刺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小红介绍:“大冶刺绣来源于生活。绣法有平针绣、盘金绣、打籽绣。针法根据图案的需要来选择,常用的有几十种。”通过刘小红的不懈努力,集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冶刺绣获得诸多荣誉,声名远播,其主绣作品《星云之梦》更是随神舟飞船遨游太空……这不仅仅是刘小红的个人荣耀,也是大冶刺绣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技艺的荣耀。
优秀的工业文明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巧夺天工的大冶工匠,让大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疾风知劲草”勇立潮头
大冶之美,美在矿冶之城的华丽转身。
2008年,大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日益枯竭的大冶以“劲”为魂、大胆探索,勇立潮头、善抓机遇,坚持转型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克难攻坚,在转型发展中奋勇争先,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居高望远的格局,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传统到现代、从依赖资源到超越资源,大冶的经济结构实现从“一矿为主、工业独大”到“三产并进、协调发展”,从矿冶之城转为生态之城。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秉持“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理念,持续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2021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3个、智能化改造项目48个,华鑫实业、尖峰水泥等企业通过技改实现产销两旺。创新推行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模式,加快“腾笼换鸟”,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冶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市科技局局长吴文胜说。
在大冶湖高新区产业园,一批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这里产生,整个产业链正向中高端延伸。
在这里,装甲车和通用车辆冷却装置以及润滑系统散热器在这里研发和生产,该公司名为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这里,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产能位居行业前三,废弃电池回收全物质利用、高能量密度磷酸铁创新工艺、复合铁源工艺技术、正极补锂技术等四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该公司名为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公司;
普罗格智芯生产车间
在这里,能够毫不费力地驮起2米多高、重达1吨的货架仓储机器人,自由穿梭,能够毫不费力地将货物准确送至指定地点,该公司名为普罗格智芯科技公司;
2021年以来,国鼎智慧光电、祥邦科技等50余个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入驻高新区,他们在青铜之光的照映下,成为大冶经济腾飞的一个又一个助推器。
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配套企业集聚,大冶已经形成了“6+1”制造业主导的产业集群,并积极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主动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黄石PCB千亿产业链,全力推进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等1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现如今,大冶走出了一条从依赖资源到依靠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之路,成功破解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难题,生动谱写了一曲资源城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崛起乐章,率先提交了一份资源型城市如何从“光灰”城市向美丽家园华丽转身的精彩答卷。
砥砺奋进再谱新篇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近年来,大冶始终秉持“项目前期是硬本领、项目开工是硬道理、项目入库是硬钥匙、达产达效是生产力”的全生命周期项目服务理念,形成从项目签约落地到建设投产的工作闭环。
每个项目落地,见证的是奔跑者的脚步,点燃的是再出发的豪情。
“大冶速度”和“大冶服务”,同样可贵。
今年以来,市服务企业专班收集企业问题267个,已解决202个,问题化解率达75.6%。供气、供电、供水等部门积极为企业解决用能问题;经信、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乡镇,走进企业了解用工需求,累计举办各类型招聘活动81场次,参与企业1200家,达成就业意向1.55万人;金融机构主动落实信贷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10月底,全市15家银行机构已累计向各类企业发放新增贷款829笔,金额达30.35亿元,续贷942笔,金额达53.69亿元。
“金牌店小二”服务,让大冶聚焦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距武汉光谷仅30分钟车程,距“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鄂州花湖机场、“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黄石新港仅20公里,武黄、大广、武阳等8条高速在此互通,京九铁路、武九城际贯穿市境,大冶,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目前,大冶正主动对接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大冶,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大冶”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格局。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国家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2022年,大冶位居赛迪全国百强县(市)榜单第67位,百强征程再谱新篇,“大冶精神”奋勇向前。
如今,以“劲”为魂的大冶人再一次将目光向远望去,挺立时代大潮,大冶正以大冶湖高新区和临空经济区为“翼”,以打造武汉都市圈融合发展示范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市、“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市为“擎”,在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征途中振翅高飞。
在大冶,矿冶之火至今仍旧生生不息,“大冶精神”将继续激励着近百万大冶人民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当有“胸中怀有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以燃烧的奋进激情,勇攀新高峰;当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志,以非凡的创新创造,实现新突破;当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以冲天的英勇气势,夺取新胜利。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潘长发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