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 通讯员 陈向东)金秋时节,陈贵镇大泉沟景区,满山秋色惹人醉。
紧邻该景区的南山村三根祠湾,是申报的省级共同缔造试点,湾子不大,仅有28户村民,百来人口。
凭着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王全根在村口开起了小卖铺。这些年,不管旅游业遭遇多大的变故,王全根每年都能有个几万块的收入。
最近,天气转凉,驱车前往大泉沟景区登山休闲的游客悄然多了起来。
可就在这生意渐好的节骨眼,王全根却毅然将经营多年的小卖铺拆除了。
“好好的铺子,拆了干嘛?”但凡认识王全根的人,都禁不住问道。
王全根思想上的转变,源于村民王义根家的那场“夜话会”。
9月中旬的一个傍晚,王义根家的院子里灯火通明,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湾子里老党员、退休老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致富能人、大学生、在外商人……挤满了整个院落,大家围绕村庄环境改善、村史馆、文化馆、文化长廊建设等一起唠嗑、一起商量,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三根祠湾有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挖掘,建议把村子闲置的房屋拆了,建座村史馆”。退休老干部王义根率先起了个头,湾里有“血水塘”,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说的是!”老党员王全所接过话茬:“上世纪70年代,黄石地区近200名知青下到三根祠知青点,和我们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起了一个3000亩的林场和一个2000亩的茶场,造就了如今林海苍翠、茶叶飘香的山中美景。”
“建座村史馆,传承红色爱国文化、知青文化,固然重要。但我们村毗邻景区,过往游客一拨接着一拨,村里的环境也得改善,不是吗?”村民王义强说,“眼下,村里还有不少旱厕、破旧房屋杵着,不少散养的鸡鸭鹅豚到处跑,房前屋后的余基空地上丝瓜藤、南瓜藤等爬满了院墙……这样的村容村貌,实在看不得!”
“对对对!”在场村民纷纷点头称是。
“我保证,我养的鸡鸭将圈起来,不再放养”。村里一名妇女声音洪亮表态道。
“我一个老人,也没多少钱,但为了支持村史馆建设,我愿意出200元”。70多岁的老婆婆刘细早提高了声调。
“我愿意无偿将自家18平方米的柴房让出来,供村史馆建设”。王全所也不甘落后。
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村民的情绪被点燃,争先恐后参与共建。村民王卫国答应拆除自家破旧房屋,支持建设“小三园”;村民王海云承诺主动将自家房屋围墙往内缩一米,让村庄道路更宽阔;村民余寿玉动员女婿捐钱;王全根为了让自己的小卖铺符合村庄规划布局,和景区更相融,忍痛拆了小卖铺;还有村里120余平方米的老祖堂也让出来了,准备建成村民休憩的茶轩……
“大家的主意都很好,我们都认真记下了。”在场的陈贵镇党委书记柯红云说,“镇里将列支专项资金,给予你们‘以奖代补’支持,你们湾子作为申报的省级共同缔造试点,通过验收后,镇里奖补100万元。”
眼下,村史馆、文化长廊等项目工程相继动工,该湾新组建的村庄建设理事会也忙了起来。
“施工队安全帽佩戴、高空安全围网安装规范、混凝土浇水次数、村民“门前三包”落实……这些我们都得管好。”王全所道,之后还将组织村民开展全民评比活动,对支持参与村庄建设的好典型进行评比,并张榜公示,引导村民当好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主人翁”。
随着共同缔造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今的三根祠湾,漆黑干净的沥青路环绕村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三园”镶嵌其中,垃圾分类了,鸡鸭圈养了,繁花绿树、休闲文体等服务设施成了村民的幸福生活的点缀。
把村庄当作景点打造,念好旅游经,让景点融入景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憧憬着新的美好愿景,村民们在村党组织、党员、乡贤的带领下,活学活用“五共”方法论,求解幸福生活最大值。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