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 文/摄)近日,大箕铺镇大箕山下的石家晚水库在烈日炙烤下水位持续下降,一座古牌坊浮出水面高达5米,十分壮观。
建于280年前
8月26日,记者来到大箕铺镇石家晚水库看到,一座古牌坊矗立在水库一角,露出水面的部分,由4根石柱支撑,最上面的牌坊系用石头刻制叠砌而成,自上而下分三段,第一段已破损,不可知其原貌,第二段正反面则是依稀可见的“节孝坊”3个大字,第三段正面刻有十八罗汉、双狮戏花球等图案。虽平时大部分时间沉浸在水底,但花纹细节仍然清晰无比,除此之外,四根石柱上刻有花鸟鱼虫等浮雕,并依稀可见“守节坚贞……”等模糊不清的小字。
“节孝坊”作为明清时期旌表妇女操守的一种中国特有建筑,需要朝廷审核,皇帝玉批,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座牌坊是为谁而立的,她又有怎样的事迹呢?抱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根据大箕铺镇政府提供的线索在附近的刘家晚湾找到了“节孝坊”主人公的后人。
“牌坊建于清朝,是纪念我太婆的。”说这话的是一位叫刘会斌的老人,现年83岁。他告诉记者,根据族谱记载,这座“节孝坊”乃是为其太婆吴氏所立,传到他这一代已十一世了。280多年前,吴氏年仅27岁孀居,面对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不离不弃撑起了这个家,含辛茹苦将儿子刘士芬抚养成才,出仕为官,尽心尽力侍奉婆婆养老送终。清朝雍正皇帝根据刘士芬的文章得知此事,便颁发圣旨立下这座“节孝坊”,表彰吴氏贞节孝顺,教子有方。
让历史得以传承
“节孝坊”的来历已经水落石出,可如此高大又精致的牌坊为何深埋水底,三段建筑主体为何接近地表的部位完好无损,顶上部位却破损?面对疑惑,熟悉当地民俗的镇干部郭西安进行了解答。
郭西安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曾与同事清扫石碑,记录牌坊刻字,走访村里的老人,了解牌坊的历史。他介绍,很早以前,“节孝坊”所处的地方叫“百庄园”,这里石姓、刘姓村民居多,吴氏便是刘姓家族的媳妇。1958年,国家兴修水利,将“百庄园”建成了石家晚水库,几大姓家族也搬迁至水库周边,变成了现在的傅家山湾、刘胜晚湾和胡家晚湾,可带不走的“节孝坊”只能留在了原地,随着水库的完工缓缓沉入水底。一直到2010年6月初,石家晚村水库因整险加固,库水放空后,深埋水底52年的"节孝坊"才得以重见天日,自此之后出现了每年丰水期时“节孝坊”没入水中,枯水期时又重新露出水面的奇观。
“节孝坊”的重新面世除了为村庄带来了名气和人气,但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觊觎。10年前,两个文物贩子趁水位与牌坊齐高,乘船偷走牌坊顶部前后“圣旨”“旌表”石碑,村民发现后,半夜截了下来。然而取下的石碑不好复原,村民们便集资将两块石碑镶嵌在宗祠门楣上。
郭西安表示,在记录“节孝坊”历史时,他曾了解到过去大冶市地区曾有5座牌坊,可随着时代更迭、地貌变迁,其余4座已寻不到具体踪迹。这座“节孝坊”长期沉入水底,却奇迹般地传承下来了。
如今的“节孝坊”已成为当地特色旅游景点,由于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2016年,“节孝坊”被认定为黄石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大箕铺镇政府在加强对“节孝坊”日常巡查保护的同时,正结合区域旅游规划拟定开发保护计划。
责编丨张雅钦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刘凡池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