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 通讯员 曹雅琪)7月23日,大暑。阳光轻柔地洒向位于大冶大道老火车站对面的原湖北拖车场办公楼墙上,阵阵微风抚动树叶,似在讲述一段解民忧的暖心故事。
2008年,湖北拖车厂514名职工每人缴纳了2万元报名款建集资房,却受到企业改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多年来,房子没有确切消息,2万元款项也没有返还给职工。
“真是有苦说不出啊!现在房子没指望,只盼着集资款能返还。”职工陈凯(化名)说,当初交钱时,以为能住上新房子,没想到弄成了这个样子。
近年来,我市也一直努力地去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事情错综复杂,成效并不显著。随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开展,市经信局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着力推动问题解决。
“我们成立了专班,多次如实汇报,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解决。”该局负责人辛勇坦言,因为时间久远、原因复杂、人员众多,这事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群众利益无小事。经过与拖车厂职工的深入沟通交流,了解了大家的诉求,但该款项早用于企业改制,存在极大的缺口。对此,市政府及市经信局排除万难,多方筹措资金。“最终把集资款凑齐了!”辛勇深呼一口气。
同时,专班人员仔细核对当年缴纳集资款的信息,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发放。一些职工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出门不便,专班人员只得顶着烈日一家一户上门完成登记和发放工作。“最多时一天跑了20多家,腿肚子都发酸了,但听到群众感谢的话语,我们再累也值得!”专班人员张红斌动情地说道。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职工人在外地,专班人员想法设法,通过电话联系,让对方邮寄身份及银行信息,完成发放手续。
截至目前,已经有近500户职工拿到了集资款,剩下的专班人员还在积极联系中。7月21日,企业职工代表把“心系群众排忧解困热情服务勇于担当”的锦旗送到市政府及市经信局,表达感激之情。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徐家垴巷,一桩20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随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开展,近日画上圆满句号。
2000年,张强(化名)和邻居因为房屋土地权属问题种下了心结。
“说白了,就是邻里共着一道墙,土地分毫必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处中心主任黄龙军介绍。今年5月份,该局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解决纠纷问题,明确由局班子成员包保,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负责跟进。
该局先后多次对张强房屋前后左右进行全面测量,仔细核查房产、土地数据,收集相关证明资料,掌握房屋界址等情况。专班负责人潘珍祥告诉记者,“我们要求确权股牵头组织不动产登记中心、法规股和调处中心共同召开研判会,制订了初步化解意见。”
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该局持续关注此事,也积极促进张强和邻居的调解,特别是在2016年,“差一点就成了!”
谁知矛盾日益加深,纠纷愈演愈烈。对此,专班人员多次与张强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同时,专班就双方争议焦点问题,摆事实、查证据。“我们一方面进行多次重新测量,另一方面对照历史测量资料抽丝剥茧,确保不差分毫。”黄龙军说。
前不久,张强和邻居签订了《土地权属纠纷调解书》。值得一提的是,早在5月份,保康路另一桩长达十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也得到了解决。
今年以来,我市纵深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部门单位主动靠前,朝着群众“急愁难盼”问题出发;党员干部积极作为,采取有效举措化解问题。
如今,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责编丨罗仲楷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