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拼抢实”·奋进“五十强”】(八大行动·聚焦乡村振兴)农科村:乡村振兴有“里”有“面”

©原创   07-13 09:39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 文 方诗琪 摄)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其实,不用去大明湖,在保安镇农科村同样可以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7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农科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村风村容村貌的变化。

莲花盛开

稻莲轮作 粮食生产质效齐升

来农科村之前就听说这里有个名人,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真正见到他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位戴着草帽,满脸黝黑、嘴唇干裂,正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的老农就是他。

王能干(右)与村民交谈

“我们村的人非常勤劳,精耕细作,村里看不到一块荒田荒地。”王能干自豪地说,村里今年种植了2000多亩水稻、400亩莲子,都是太空莲(江西品种),这种莲子结的莲蓬大,颗粒饱满,一个有30粒左右,亩产可以达到250斤,对比湘莲,产量提高了20%,以去年10元/斤的价钱计算,每亩田种植莲子收入为2500元。同时,衍生而来的藕带、新鲜莲蓬采摘等每亩还能带来1000多元的收入。

“今年村里把农业生产的重心转到了水稻种植上,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0%,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了确保种好水稻,村里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补贴,一方面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上个月中旬连续奋战一星期,对水葫芦堵塞沟渠,导致排水不畅问题进行挖机清除,确保稻田排灌通畅。”王能干说,调整种植品类还有一个原因是轮作的需要。无论是种莲子还是种稻谷,单一种植时间长了,土壤成分固化,产量就会降低,轮作就是种一轮莲子,换种一轮水稻,再换种莲子,轮流来种,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成分,充分利用肥力,达到提高产量、预防病虫害的效果。

65岁村民陈松育今年种了4块田,约11亩。“去年我是种的水稻,今年改种莲子了,明年还是准备种水稻。”他说,通过稻莲轮作,年平均收入有3万多左右,和出外打工收入也差不多。

以莲喻廉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在该村荷田公园,长约一公里的廉政文化走廊上,有先锋路、红旗亭,宣传标语等。“让大家在欣赏自然风景的过程中,体验莲与廉的内涵,通过以莲喻廉的形式,将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传递出去。”王能干说,村民在介绍过程中,通过与游客相互交流,受游客文明举止、语言表达方式的启发和影响,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让自己的境界得到升华,这个是双赢的,收获远比开几个会效果要好得多。

家风家训牌

在农科村,基本上看不到打牌赌博的,大家都在田地里忙生产。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家风家训的牌子挂在门口,内容各不相同。“这个家风家训牌是根据每个湾的特色和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编写制作的,很少雷同,每家每户按自己的家庭情况认领。”王能干说,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家风家训,传承优秀家庭美德。从生态美、自然美、品质美到内在美,文化振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村民朱永昌说:“家风家训贴到每家每户门口,文化氛围浓厚,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里更是没有一个闲人,大家都很满意。”

扮靓家园 试点建设美丽乡村

农科村巽水海湾之前是保安湖的湖滩,长有大片芦苇,所以又叫芦家湾,村民以编芦苇、挖藕、捕鱼为生。近年来,农科村以巽水海湾为试点,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拆除了大量影响村容村貌的建筑,大刀阔斧进行改厕、改路、改塘、建广场。

巽水海湾美丽乡村建设点

现在的巽水海湾雨污水管网齐全,亮化、绿化工程完善。走在不久前刷黑硬化的乡间道路上,两边农耕文化的涂鸦随处可见,廉政文化宣传图高高挂在墙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更是让人感同身受。今年5月份,巽水海湾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省级验收。

平路基、砌院墙、铺草皮……正在赶期建设的戴家嘴湾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该工程将于8月底完成。今年初,村里67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成,实现各个湾组街巷全覆盖;全村13400个大红的中国节灯笼高高挂起,红遍全农科,村民幸福感大大增强。

“明年开始实施西桥、下门陈两个湾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争取再用一年时间,使农科村的每个自然湾都达到美丽乡村标准。”王能干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宜居基础。

特色农业产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塑形、文明乡风培育铸魂,内外兼修下,农科村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乡村振兴有“里子”也有“面子”,大有所为,未来可期!

责编丨张雅钦 程侠(实习生)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