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海阔方可凭鱼跃 我市答好优化营商环境“必答题”

©原创   06-21 09:04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午茶会上,我提了一下需要工作邀请函,没想到上午开完会,高新区项目包保秘书下午就跟我联系,一周时间内我们就收到了这张工作邀请函。”参加完亲商政企“午茶会”,湖北仕上电子项目总经理于辉对我市的高效服务称赞不已。

亲商政企午茶会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

2021年,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放24小时自助服务区,169个政务事项实现“不打烊”办理;2022年,整合湖北省“25条”、黄石市“20条”和“大冶46条”,端出“1+N”政策落实包,186项服务企业重点任务层层分解,限期落实……

近年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不断创新升级“管家式”贴心服务。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2022年一季度,我市实现GDP155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开门红”。同时,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万户,同比增长30.8%,市场热度、活跃度不减。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让企业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更让大冶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

制度先行科学布局聚合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上高位推进,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着力完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相关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供给,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高站位统筹。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架构优化营商环境“一办七组”工作模式(办公室、优化政务环境组、优化市场环境组、优化法治环境组、优化创新环境组、优化开放环境组、作风保障组和新闻宣传组)。

高起点谋划。提出“进入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第一方阵、全省营商环境前五、黄石营商环境第一”的目标,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市。

高效率推进。创新营商环境机制体制,健全完善四大机制(“一办七组”机制、监测评价分析机制、政企沟通机制、监督评议机制),搭建五大平台(学习宣传平台、工作推进平台、问题解决平台、提升服务平台、考核验效平台),有力助推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

高强度倒逼。常态化开展暗访督查,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问题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做到督办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同时开展《电视问政》、营商环境“红黑榜”、亲商政企“午茶会”等活动,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目前,推出营商环境“红黑榜”两期,在媒体曝光危害营商环境的“堵点”“难点”问题11个。

如今在大冶,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企业,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改革破题“放水养鱼”激活力

5月11日,一笔340万元的奖补资金由我市有关部门拨付给17家“专精特新”企业。这是我市第二批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改革项目兑现的首笔业务。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

“无申请兑现”,就是政府部门发布认定的奖励清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动匹配,直接享受政策。过去“企业申请再审批”的老黄历,一举变为“政府主动送优惠”的新气象。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我市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市场主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做好“放”的减法,降低准入门槛。

“以前办营业执照需要准备几个礼拜,现在最快1个工作日可取。”个体经营户曹飞说,“过去新开门店,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排水许可证等多项审批许可手续。现在都合并了,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我市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让各类企业共同受益。在超市、饭店、小餐饮等20个行业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实行“一表申请,一证准营”,实现准入准营同步提速。推行企业登记“1050”标准(一事联办、一网通办、0.5天内办结、零费用),为新开办企业赠送5枚公章,截至目前,已免费为企业赠送5240套印章,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10.28万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7日,全市共办理“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26544件。

——做好“管”的加法,维护市场秩序。

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大冶市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大冶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专项评议实施方案》,“一办七组”常态化监察督办,多渠道开展监督评议。一季度在各类报纸媒体发布问题征集公告4期,收集问题线索10余个。

“放”得开,还要“管”得住,让违规违法无处遁形,让市场环境天朗气清。同时我市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体系,修订实施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探索“监管+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监管”,常态化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变多头监督、多次检查为多部门联合的“一次性”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做好“服”的乘法,优化办事流程。

“如今不动产证都能通过网上办理,真的很方便。”市民罗先生通过手机APP全程网上办,同步完成了不动产登记和契税缴纳,取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不动产证。

“管”得住,更要服务得好,“让数据多跑路,让申请人少跑腿”,办事流程不断优化。我市深化“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和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按照自然人“从出生到身故”、企业“从设立到注销”,通过流程再造,确定116个“一事联办”改革事项。积极推进“就近办”“便民办”“帮代办”。着力推动政务服务从“中心化”向“全域化”延伸拓展,结合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推行“政务驿站”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下沉,接续接力政务服务基层“断点”。充分调动全市14万名志愿服务力量,创新推出“志愿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梳理群众实际需求,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柔性与温度。

一次高效便捷的流程、一次公平公正的办事、一次优质到位的服务、一次及时有力的帮助,对市场主体来说,真切感受胜过千言万语。软环境和硬实力的“双翼齐飞”,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汇聚发展澎湃动能。

铸剑护航法治赋能添动力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中,我市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凸显法治的重要作用,让营商环境更有序、企业经营更有公平感。

建成“互联网+监督”系统,优化营商环境

“哐当”声响不绝于耳,几名工人握着长长的铁钎铲动着散落的火红炉渣,经过高炉灼烧淬炼,一千多度的铁水像火红的熔浆一样被装入一辆辆运输车,地面雾气腾腾……炎炎夏日,走进位于陈贵镇的席丰铸造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热度”十足,铁花四溅。谁曾想到,这曾是一家停产长达7年的破产企业,而正是通过“府院联动‘一体盘活’”方案,席丰铸造得以蝶变重生。

“府院联动”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益探索。好的营商环境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片刻不能缺少,而法治,就是对营商环境最好的呵护。我市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的“府院联动”大冶模式,对受理的企业破产案件均成立了相应的“府院联动”工作专班,一揽子解决破产审判以及由此衍生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证照办理、信用修复等问题。近年来共审理破产案件12起,清理债务约40亿元,盘活资产约19亿元,释放土地房屋面积约56.68万平方米,安置职工1500余人。

同时,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推行市场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制度,建立120项企业“首次不罚”目录清单,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有温度的司法保护,探索柔性执法边界。

此外,我市还致力于提升司法行政效能。公检法司系统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务实有效的服务机制。公安机关积极推行“一项目一专班”服务保障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银行信贷、税款缴纳、工资发放等环节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实行“销号制”管理;检察机关通过举办“检察开放日”、送法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民营企业等方式,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调研机制,全力服务企业;审判机关通过派遣包括法院院长在内的全体43名员额法官进驻企业,并以定点走访、节点汇报、难点宣讲三点并进,构筑动态信息库,及时掌握全市重点企业全局动向;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全市各乡镇、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不一致的规范性清理工作,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赴127家民营企业免费开展“法治体检”,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30余件,协助解决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100余起。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方可凭鱼跃。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聚焦重点任务,凝聚强大合力,加强有效供给,对标一流,自我革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实现稳中求进的坚实支撑,作为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责编丨罗仲楷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