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群众怎么盼 我们怎么干——二论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原创   06-01 09:11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湖北日报评论员 察民情,是下基层的着力点,也是解民忧的第一步。民情“察”得全面、“察”得精准,才能把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切实转化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才能为精准解决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察民情,要找准群众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首先要充分了解群众真实、具体的需求,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拍脑袋”、想当然,一厢情愿、闭门造车不行;偷梁换柱、把部门常规工作算作实事项目不行;大而化之、以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也不行。否则,哪怕愿望良好,也会导致工作不接地气,好事不被认可,甚至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寒了老百姓的心。

察民情,要抓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回望百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调查研究而来。此次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让群众说话,听群众意见,冲着问题谋,针对难处干,发现并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决不能浮皮潦草,决不能高高在上,决不能搞“假大空”。通过落细落小的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迫切、具体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生产生活不便、不顺的意见收集上来,把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结出来。

察民情,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形成“三个清单”。要通过实地走访“察”、蹲点调研“察”、座谈交流“察”等多种方式,及时汇总、分析、研判,定期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研究确定服务群众的任务清单,跟踪形成任务落实的效果清单,让所办的事情与群众的期待“合拍”,让办出的效果接受群众“评单”。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做主,办什么事、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子,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决不能好心办傻事、办蠢事、办坏事。

《习近平在正定》一书的封面,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将桌子摆到大街上,直接听取老百姓意见,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群众路线,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和工作依规,依靠群众创造历史伟业;从方法论上讲,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决策,再到群众中去发动、去组织,以此检验实践活动成效。群众怎么盼,我们怎么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拿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办成一批群众满意认可的好事实事,让政风社风清新扑面,让党心民心情暖交融。


责编丨罗仲楷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