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乔绮曼 文/摄)3月25日,记者在雅兴花园小区见到程良全时,他正在暖阳下悠闲地勾勒着笔下的风景。在程良全的世界里,与绘画共魂魄,早已成为他生活的底色。画山画水,是他一生的执念。
程良全
绘画贯穿一生 禅悟人生道理
程良全,1954年生,从事绘画创作已三十余载,创作过二十余米的《清明上河图》《江山秋色图》以及《千字文》等作品。
程良全临摹的《千字文》
程良全对于画画的痴迷,从小时候便开始萌芽。“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不放过任何画画的机会,捡起树枝就在地上画,地上有沙就用手指画,哪怕是上数学课,老师让同学上黑板画几何图形,我永远是第一个举手。”程良全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高中毕业后,为了能够提升绘画水平,程良全南下广东,在中山市博雅美院进修数载,学成后便留在广东从事雕刻绘图设计工作。在本职工作中“精雕细琢”,在工作间隙,程良全也未曾停止过对艺术的探寻,“我平时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空余时间就会写字画画,哪怕出去旅游,看到好的作品我都走不动道,满脑子都在琢磨这个画怎么画的,朋友还因此‘嘲笑’我被画勾了魂。”
程良全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长达二十米的《清明上河图》,是程良全送给自己的退休礼物。画这幅画的想法在工作期间便已萌生,但苦于没有时间,在退休的第一天,程良全就开始铺纸、研墨、执笔,积攒多年的心愿在这一天得以落笔实现。这幅《清明上河图》程良全一画就是三年半,作为一名六十岁的老人,他每天保持创作6—8小时,却丝毫不觉得累。由于《清明上河图》上各种形象众多,创作起来异常复杂,每创作一米就要耗费2—3个月的时间。最终这幅高0.6米,长21米的画作,成为程良全退休后交给自己的满意答卷,画中错落有致的山峰、生活气息浓厚的村落、河边赶牛的牧童,是他对于心中山水世界的完美诠释。
谈及绘画,程良全有一套自己的感悟,“其实写字画画和做人的道理相似,不管多好的作品,都是从一撇一捺、一块石头、一座山开始的,做人也是一样,只有打好基础,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精进,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从苦难日子走来 将美好留在画中
50年代出生的程良全早年生活异常艰辛,生活一度没有着落,“在我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家里种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经常要上山去挖野菜、摘野果来充饥。”程良全感叹道,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苦难的岁月,所以心底才会对美好的生活有一种强烈的向往。
对程良全而言,绘画就是他把对生活中的美好具象化的表达方式,“画画本身就是美好的,我画中的风景也是美好的,我想通过画笔,把我脑海中美好的生活永远地留下来。”
程良全创作的百米山水图(局部)
当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后,程良全心潮澎湃,他眼前的世界,不正是因为植树造林、水域治理等一系列举措变得越来越美好吗!为了纪念这个时代,程良全决定着手画一幅一百米的山水画,用巨幅的画卷,把他眼里的“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地保留下来。
“这幅画从2020年初开始动笔,目前已经完成了八十米,这些年我游历过的景色都刻在了脑子里,下笔时不需要多加思索,闭上眼,脑子里全部都是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你看我画里的湖天一色,山脉连绵,这不就是我们祖国风景的真实写照!”
还未完成的二十米,对于程良全意义非凡。“剩下的二十米,我是留给大冶的,我要把大冶的尹家湖、小雷山、青龙山等风景都画进去,让更多人看看我们大冶的好山好水,也让像我一样在外的游子看看家乡的改变。”
程良全说,自己生于厮,长于厮,自然对大冶的感情非同一般,“人总是要落叶归根的,我在外工作几十年,时常怀念家乡的风景。在回来的那一刻我是无比激动的,虽然乡音未改,街道依旧,还是记忆里那个最熟悉的地方,但如今的大冶又与自己过去印象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空气越来越清新,楼房越建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大冶的变化,让程良全欣喜,也满足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今年68岁的程良全,依旧精神矍铄,在他心中,只要有笔墨,有山水,有热爱,生活就可以一直简单如初。未来他会继续在这块他热爱的故土里,和绘画相伴,完成他心中对美好的追求。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