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大垅村位于保安镇东北方的保安湖畔,东与高溪村接壤,南与株树村相连,西与桂花村毗邻,北与还地桥镇前湖村隔湖相望,距离保安镇区5公里,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垴多地多,为典型的丘陵地势。全村辖14个自然湾组,总人口2500余人。千百年来,大垅村村民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如今的大垅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焕发出美丽乡村新气象。
秀水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树立交通先行理念
从保安镇出发,沿着保桂路,进入大垅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道路,宽敞明亮,整洁一新。“要致富,先修路”,正是因为这句宣传标语,促使一代又一代大垅村人以“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发展当地交通事业。
保桂路穿村而过
2016年底,大垅村主干道加宽刷黑完成,这是保安镇第一条由村集体自筹资金修建的道路,从秀水湾到保桂路口,全长2.5公里。这条路的建成,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让秀水湾生态园走出大垅村,成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2018年,磨环线建成通车,打通了又一条去往保桂路的便捷通道。
2019年,大垅村完成保桂路延伸段(陈家中门垴至高溪姜家咀)路面加宽硬化工程。
2021年10月,磨环线刷黑工程全线完工,还安装了160盏太阳能路灯。现在的磨环线左边可以到达桂花村,右边连接锦冶线,中间与村主干道互通。“当初修这条路的时候,有的路段地势高,为了降低坡度,保证行车安全,我们将部分路段降了足足有2米之多。”大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正启说。
就在不远处,武阳高速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大垅村距离高速入口不到10公里,而且,武阳高速停车休息区就设在村里,武阳高速开通在即,大垅村未来发展可期……
发展油茶绿色产业
2012年,该村启动油茶基地建设,把油茶种植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和生态、致富工程来抓,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
黄朝启是村里的种植能手。“我是2013年开始种油茶的,种了3亩地,亩产茶籽400斤。”他说,行情最好的时候茶籽可以卖到10块钱一斤,仅种植油茶一项年收入可达12000元。
当初为了发动村民种植油茶,村里上门做了不少工作。“只要家里有土地的,都种植油茶,没人在家的,就请人栽种。”陈正启说,大垅村总共610户,有400余户种油茶。
村民在荒地上栽种油茶树苗
如今的大垅村,油茶种植面积增加到1000余亩,亩产茶籽150-200公斤。按最近年份市场平均价16元/公斤算,全村收入可达300余万元,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产量产值还会不断增加。
打造黄桃种植基地
近年来,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沿海发达地区,造成土地弃耕现象严重。“我们全村没有一块抛荒撂荒地。”这是采访过程中,陈正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村里每一块土地都是资产,绝不能闲置。
2016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当地优秀企业家返乡建立大冶市强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当年流转土地380亩,开始种植黄桃。
该公司董事长梁永昌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基地种植黄桃15000株,年产黄桃15万公斤,年收入200万元。除了种植黄桃,该基地还养殖了大量鸡、鸭、鹅、猪等家禽,平均用工需求量每天30人左右,有力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
记者看到,黄桃基地不久前刚完成了剪枝工作,有两位村民正在地里打药。上前询问得知,一位村民叫黄望贵,是村里低保户赵国梁的母亲,另外一位是脱贫户赵教俊的母亲。
“我在这里做事,包中餐,一个月工资2600元。”黄望贵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黄桃基地前面是1200亩稻虾养殖场
黄桃基地下面的朱山湖以前是滩涂,政府将其改造成水田,该公司承包了其中1200多亩水田,进行稻虾养殖。“还有20天左右第一批小龙虾就可以上市,很快市民就能吃上又香又辣的小龙虾了。”梁永昌自豪地说。
建设数字乡村平台
“村里有什么事,我直接群发短信通知就可以了。”大垅村纪检委员姜林硕说,自从村里启动数字化乡村建设以来,现在联系群众方便很多。
据悉,2021年底,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垅村与时俱进,大胆尝试,经过与中国移动大冶分公司多次沟通衔接,克服困难,在村里开通了云MAS,对该村返乡村民提供即时短信发送、定时信息发送重要通知等。
大垅村村委会
这仅仅是大垅村建设数字化乡村的开始,下一步,该村村民将开通集团V网,村民之间短号免费互打。
陈正启表示,将以下磨湾为试点,以中国移动“平安乡村”视频监控、云广播、云视讯等信息化产品为核心,建设“5G数字乡村监控平台”,在每家每户和乡村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建立视频监控调度网络,实现联防联控、实时监控、安全管控,进一步提升乡村自治能力。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