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中,2021年注定因“担当实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序交替之际,回望2021:“网上中介超市”服务零收费经验全省推广、推行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改革、长城汽车落户大冶、承办黄石(上海)绿色产业推介会、第七次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召开冶商大会……让人们感受到了大冶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大冶,一个充盈着干事创业激情的大冶,勇立时代潮头。
市政务服务中心
这是百万大冶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这是无数实干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勇扛重担、奋勇攻坚,爬坡过坎、披荆斩棘,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进,在转型攻坚中阔步前行,谱写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篇章。
这一年,做好“加减乘除”法,奋力书写营商环境“最优解”
“一直以来承蒙照顾。”采访上海国鼎集团董事长张国雄时,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深表谢意。在他眼中,大冶是“最有亲近感的地区之一”,他用“周到”两个字点赞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的支持和服务。“我拜访过许多地方政府,大冶给我的感觉是最好的,没有之一。”深圳万基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良飞再三强调。
各种场合,此类声音频频传入耳中。
作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3月4日,全市“思想破冰、引领发展”主题活动暨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在市会展中心召开,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连续出台了《关于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大冶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实施细则》《大冶市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大冶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专项评议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破解大冶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思想破冰引领大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市紧盯“全国一流、省内领先”目标,全面履行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协调的责任,形成“1+N”的“政策落实包”,对湖北省“黄金30条”、黄石市“41条”、大冶市“37条”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形成了大冶市100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督促每一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完善问题、事项、时限、目标、责任5个清单。
在此基础上,我市深入推进“清、减、降”专项行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改革、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和“十优十差”专项评议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我市“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改革事项进展顺利——企业破产“府院联动”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全覆盖、网上中介超市在省内复制推广……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就近办”“跨省通办”“上门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政务服务改革。市政务服务中心已有20个部门478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34项高频主题事项实现“一事联办”,10个部门104项高频事项启动“跨省通办”。在全省率先推行“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
在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过程中,首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群众事项有出生、入学、就业、就医、救助等9大类、22项,让群众享受“一事联办”“一窗通办”“全程网办”等高效便捷服务。比如,创新推行新生儿落户“一事联办”,由公安部门会同卫健、医保、人社等部门共同实施,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站办理”,过去一周办不了的事,现在半天就可以办到位,得到了市民的广泛点赞。
眼下,各地都在争相优化营商环境。在这场关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锦标赛”上,我市一路加速前进。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市积极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以思想破冰为引领,瞄准标兵,对标先进,一锤接着一锤敲,奋力书写优化营商环境“最优解”。
参加黄石(深圳)招商推介会
这一年,既做显功更做潜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谢谢你们专程为我换新证,真是解决了我们换证的大麻烦。”11月12日,还地桥镇板桥村村民江安(化名)在家完成了残疾等级评定,顺利换好了新残疾证。让农村残疾人办证“足不出户”是市残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所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来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在发展中厚植民生福祉、增添发展成色。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方位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全力开展反电诈宣传,发放宣传单、手册54万份,入户宣传率达99.3%,查办电诈案件802起,全力织密防骗安全网。成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12余件,帮助300余名职工追回补偿款700余万元。全面启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老旧小区26个,惠及住户4251户。打造爱心驿站,为广大户外高温作业职工休息纳凉、补水充能,累计服务30余万人次。开设暑期公益托管班“希望家园”33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累计为864名留守儿童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托管服务。
小切口体现大民生。我市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梳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清单,全市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主动领办、带动落实1423件民生实事。通过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定期公示、专班推进,办成办好了一大批便民惠民的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党员干部共领办4913件为民实事,已完成4823件,完成率98.2%,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高。
市综合客运站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这一年,借鉴上海经验“只说YES不说NO”,让上门服务成常态
“企业缺什么,政府就帮什么。”湖北登峰高强螺栓有限公司总经理梅小文说,企业遇到困难时,相关部门能提前谋划,坚决把服务落到实处。“我们正准备上一个规范化运行系统,市经信局就‘送货上门’,引荐了一个云ERP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据市“双千”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增效益”,持续深化开展“双千”活动,聚焦工业企业精准施策,部门合力精准化解。全市64家包保单位对325家企业实行挂点服务,通过“主题+节点”工作模式,实现了技改提质、智能化改造、培育进规和重组盘活企业的全覆盖。同时,我市设立“一办七专班”,深入企业现场“把脉问诊”,针对企业诉求“对症下药”,通过集中交办、协调督办双重责任压实,确保了企业问题解决全覆盖。截至11月底,市“双千”办汇总分类交办263家企业的377个问题。已解决问题合计347个,问题化解率92%,剩余30个问题正在按“周报”模式销号制解决中。
面对疫情汛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资金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我市及时出台《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实施工业复兴工程打造先进制造之城行动方案(2021-2025)的通知》等系列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持续做大做强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发放奖补资金。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努力推进“春风贷”“甘霖贷”续贷、“银税贷”活动,进一步落实信贷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我市首批推出24项惠企政策实行“无申请兑现”,涵盖高校技术企业奖励、科技创新创业平台认定、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知识产权贯标资助等24个奖项,涉及财政、市场监管、科技、金融、经信、人社等多个部门单位。实行“无窗口、无见面、无审批、无差错”的“四无”改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动匹配政策清单,直接享受政策,惠企政策从“企业申请得优惠”向“政府主动送优惠”转变。政府相关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并明确奖励方案,及时函告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兑现奖励资金。该项改革实施以来,已拨付奖励资金3810万元,137家企业从中受益。
黄石市2021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祥邦科技胶膜项目开工仪式
这一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汽车产业是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中的五大万亿产业之一。作为武汉后花园,我市一直以来主动对接,抢抓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部署要求,对照武汉的产业地图,抓住风口,抓紧龙头,主动配套武汉重点产业,着力形成“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大冶”的格局,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链,力争在“十四五”末打造出300亿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今年,长城汽车正式落户高新区,这是目前湖北唯一布局在县域的乘用车整车厂,计划明年5月下线首台车,整车年产能10万辆以上。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黄海东说:“签订了正式协议以后,我们高新区成立了工作专班,有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后勤保障等9个工作组同长城汽车进行对接,确保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
吸引长城汽车落户,除了“店小二”的服务意识,还有城市圈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日趋完善。正在建设的2200亩大冶长城汽车科技产业园,将为长城汽车上下游扩充羽翼,同时,圈内的近千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企业生产的坚强后盾。下一步,我市将围绕长城汽车重点需求,与武汉相关企业对接,为长城汽车做好服务。
长城汽车落户为大冶发展“添了一把柴”,烧旺招商引资之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项目稳步落地,离不开我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创优环境,率先垂范,全年开展外出招商活动50余次,推动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市领导八次赴长城汽车总部考察洽谈,推动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等项目签订正式协议。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推介招商,参加了黄石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武汉“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推介会、黄石(深圳)产业推介会、韩国-湖北未来产业合作经贸交流会、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招商活动10余次,成功承办了黄石(上海)绿色产业投资推介会。通过大力宣传推介大冶,广泛与企业家对接洽谈,推动50多个项目签约,不断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
2021年,预计全市新签约项目105个,总投资额约2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5个。引进的主要项目有:长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东贝精密制造、新城吾悦广场、度边电子等项目。预计全市新注册项目75个;预计完成实际到位资金420亿元,其中省外资金180亿元以上;预计完成新批外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
中小企业互联网赋能“揭榜挂帅”铝型材行业专场论坛
这一年,脚踏实地务实作为,在项目建设上追求实绩
12月17日,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举行三期项目开工仪式。三期项目规划占地298亩,计划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4万吨/年磷酸铁锂、5万吨/年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配套建设5万吨/年磷酸铁、8万吨/年污水处理厂等。
该公司董事长何中林说:“4万吨磷酸铁锂车间的建设是融通高科为2022年产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是践行融通高科投资大冶承诺的切实行动。2022年实现年收入达到120亿元,2023年达到260亿元。”
4万吨磷酸铁锂车间是融通高科产业园标准化的单体建筑物,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厂房建设工期5个月,6月30日投料试产,7月30日实现量产。
该项目是在一、二期已建成磷酸铁锂年产能10万吨基础上,再次扩建的项目,届时,湖北融通高科基地将达到14万吨/年产能,继续保持在磷酸铁锂市场的规模优势。
融通高科三期项目开工仪式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三期项目开工仪式只是我市项目建设的缩影。
劲牌白酒产业园项目一期8栋陶缸库建成投用,二期12栋陶缸库即将投入使用;今年引进的祥邦科技项目,一边租厂房生产,一边拿地开工新建,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交税……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工程督办工作,从部门的全流程监督服务,到项目现场如火如荼的建设施工,各级各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夯实建设任务,以重点项目建设的提质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通过高频率召开项目建设攻坚调度会,逐个项目分析研判、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快落地、快开工、快入库。
项目建设到底如何?一路上扬的数据最能体现。8月份,大冶新增入库项目32个、计划投资35亿元,9月份新增入库项目34个、计划投资77.5亿元,10月份新增入库项目16个、计划投资44.5亿元。“大抓项目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各个乡镇比着干、抢着干,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比高低、论英雄、见真招。”
在2021年黄石市第三季度项目拉练时,我市新投产项目祥邦科技获得优胜项目称号,其主要产品为光伏胶膜和电子胶膜,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优胜项目是一个风向标,我市将引进更多这样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高的项目。
岁月不居,2021年难忘的瞬间都定格在年轮深处;奋进如潮,2022年即将载着梦想和希望奔腾而来。我市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使命、行稳致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为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而不懈努力。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