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征程 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

©原创   12-29 09:06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本报记者 冯鑫 通讯员 吴春海 郑优玲)乘风破浪踏歌行,策马扬鞭奔新程。“市教育局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为引领,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紧盯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县(市)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市)两大目标,狠抓师德师风、减负提质、安全保障三个重点,努力办清廉纯洁教育、优质均衡教育、多元活力教育、惠民智慧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我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说。

立德铸魂,办清廉纯洁教育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先锋校园”建设,坚持党建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广大师生的信仰之基,培养有根有魂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风,以师德作为考量教师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加强警示教育,从严从重惩治师德失范行为,培育一批师德典型,切实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建设清廉学校,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创建一批清廉示范学校,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顶格处置教育微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实现校风清净示范、教风清正保障、学风清新培育、家风清明共建目标。

强基固本,办优质均衡教育

优化教育布局,科学谋划《大冶市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新建城东北高中,实施大冶中专改扩建工程,加快新建城东学校等工程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办学水平,通过新建、扩容等方式增加公办园学位,实现公办园幼儿占比50%以上,建强建优47个教学联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共享共建,深化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统一资源配置,有力化解城镇“大班额、择校热”。提升教育质量,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发挥质量评价指挥棒作用,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教师补充、交流、培育、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健康优质的教育生态。

深化改革,办多元活力教育

深化考试招生、县管校聘、“双减”等系列改革,实现改革与育人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促进教育多元活力发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办学特色,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双减”政策,校内,建立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设计和指导,统筹管理课余时间,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校外,加强培训机构整治与引导,严格审查机构资质,严控学科类培训时间,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完善长效治理机制。线上线下“三个课堂”并驾齐驱,线下第一课堂强质量,第二课堂创特色,第三课堂提素养;线上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让学生在家免费享受专家、名师指导。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提质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优质公益、大学教育跨越式发展。

强化保障,办惠民智慧教育

建平安校园,坚持师生健康日常监测,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开展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建档结对“五类”(家困、学困、情困、挫困、特质)学生,加强防诈骗、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建文明校园,贯彻“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理念,通过“文明校园、实践活动、点位迎检”三个载体,助力城市创建,培育以教师为主、社会为辅、家长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用好“大冶教育”自媒体,全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智慧校园,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校园安防、智能化教学、科研、校务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精密开展数据化分析,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智慧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学校。

责编丨曹子璇(实习生)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