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张友江 陈佳颖 记者 周万榜)“花老板”姓袁,不姓“花”,这称呼其实是当地村民习惯性地叫的雅号。
“花老板”名叫袁福中,是灵乡镇风亭村一位普通村民。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位身材瘦弱、衣着朴素,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今年42岁的中年村民,很难与“老板”一词有联系。可他的确是一名村民口中的“花老板”,且与花打交道已经二十多年。
因花结缘播下“花种子”
2000年早春,21岁袁福中远赴上海打工,在上海一个花卉基地里,认识了来自贵州的俊俏女孩余贵珍,共同的工作和日益密切的相处交流,两人很快因花结缘。基地的花开了,两人也迎来了爱情的春天,2002年,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两人回家举办了婚礼。婚后,两口子继续在上海花卉基地务工,学习花卉种植技术。
时光飞逝,一晃18年过去,两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花卉种植的土专家。此时的袁福中心中的“花种子”开始萌芽,他从非洲菊中发现了“商机”。非洲菊又叫扶郞花、太阳花,原产于南非,因为寓意喜庆,颜色鲜艳、形态美丽十分受人喜爱,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开花,每朵非洲菊的生命期为3年,3年期间可以无限循环采摘,经济效益良好。“有市场又有效益,为什么不自己干,家乡的地理气候条件十分符合呀!”这个念头一闪,夫妻俩便一拍即合。
回乡创业打造“花产业”
袁福中夫妻俩回乡创业恰逢其时,当时正值开展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灵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文章,鼓励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在风亭村村委会的大力邀请下,2018年,夫妻俩一起回到家乡,创办了风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托管村民土地60亩,种植非洲菊。
通过三年多的摸爬滚打,袁福中的非洲菊种植从最初的60亩地增加到了现在的210亩地,种植非洲菊近十个品种,产品更是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
在花卉种植的基础上,袁福中还积极拓展了家禽养殖业务,圈养了3000多只兔子、500多只鸡鸭。畜禽粪便成了绿色无公害花肥,花田的杂草成了家兔的口中粮,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立体种养模式。
扩大规模绽放“花心思”
产业发展好,农民得实惠。袁福中成为村里首屈一指的富裕户,夫妻俩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这种商场、街头的吉祥花种成了近万株脱贫之花,让资金活起来、农民动起来、产业旺起来、生活富起来。
随着鲜花产量和产值的增加,也让更多群众实现了家门口打工增收致富。种花、养花、施肥、采花等需要人力,当地村民通过到基地务工也增加了收入。袁怀玉就是其中一位,她说自己年龄大了,家里又离不开,农闲时间能到基地里做点零活,补贴家用,她很满意。
风亭村党支部书记柯文龙介绍,合作社目前每天可采摘销售鲜花5000余株,每天可安排当地劳动力10余名务工,高峰时期,从采摘到包花共有60多名工人上班,每人每年至少也有1万多元的收益。这一花卉基地已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一大产业。
“下一步,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力争发展成为赏花、观景、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他的这番话,说出了这位“花老板”的“花心事”。
责编丨李 珍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