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郑甜甜 实习生 尚甜甜)为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11月17日,市卫健局驻金牛镇鄂王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开展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工作,围绕“狠抓监测防返贫,统筹振兴抓产业”主题,保障鄂王城村从精准扶贫工作到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过渡。
全面摸清基本情况
当天上午,伴着冬日的暖阳,市卫健局驻鄂王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来到村民家中,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防寒防冻情况和家庭收入以及医疗报销比例,并向他们讲解党和政府“脱贫不脱责任、摘帽不摘帮扶”的有关政策。
“老人家,以后您家就由我来负责,天气冷了,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联系。”工作队队员陈祖峰亲切地说道。
邹塘生和妻子舒红英今年70多岁了,子女相继成家。前些年,舒红英因肠癌住院治疗需花费十多万元,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村里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住院费报销了一大半。现在舒红英的身体不仅逐渐恢复,老两口还养了鸡鸭、种了些蔬菜,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舒红英激动地说道。
据介绍,鄂王城村原系省级贫困村,脱贫户共有47户112人。为进一步建立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市卫健局乡村振兴工作队以开展“四个一”活动为抓手,坚持“全覆盖、地毯式、无遗留”的原则,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工作队逐户查看,摸清脱贫户家庭收入、子女教育情况等相关信息,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确保致贫、返贫情况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市卫健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浩说。
全盘谋划产业发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今年70岁的李和平和老伴三级残疾,以前两个人只能靠每个月的残疾补贴和低保维持生活。自从实行了“一对一”帮扶后,他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李和平种植的山茶园,李和平笑呵呵地对他们说:“今年天气好,种的水稻卖了不少钱,山茶也挂果了,加上政府的各项补贴,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和帮扶下,李和平不仅种植了50余亩山茶和8亩水稻,还养殖了鸡鸭和黄鳝。
工作队队员汪友娥问:“老人家,你种了茶还养了黄鳝,销路方面需要帮忙吗?”“需要呀,我正发愁黄鳝怎么卖,如果能帮我解决销路问题,那真是太好了。”李和平回答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市卫健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自今年8月份进驻鄂王城村以来,整治土地2000多亩,引进5家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种植业,并以每亩250—3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2500多亩(其中脱贫户38户),进行集中耕种、集中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脱贫户不仅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收入300—3000元,还安排了8—12名脱贫人员季节性务工,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
鄂王城村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王城遗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的积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打造“生态村”金字招牌,带动观光旅游业良性发展。
周浩表示,入户走访,不仅拉近了工作队队员与村民的距离,而且全面掌握了村民的基本情况和致富计划,为下一步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提供了依据,努力让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