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 文/摄)保安湖是我市的一大淡水湖,西与梁子湖连接,北经河泾港与三山湖相通,面积达48平方千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据了解,鼎盛时期,在保安湖上以打渔为生的渔民达到600余人。
自2020年实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来,我市多措并举,通过就业援助、免费培训、提供公益性工作岗位、社保缴纳以及补偿资金兑现等措施,为上岸渔民解决后顾之忧。
600多个岗位送到“家门口”
18日上午9点,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保安镇中心广场逐渐热闹起来。十余张便携式桌子在广场两侧有序排开,服务大冶湖高新区重点企业(保安镇)“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就此拉开序幕。
“我想找个轻松点的工作,扫扫地做下卫生什么的,你们这有吗?”一位40多岁的大姐来到大冶市正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展台前咨询。
“有啊,我们正要招清洁工呢,这是表格,你先填下基本资料。”展台工作人员递上笔和表格。
另一边,一对年轻的夫妇怀抱着孩子也来到了招聘现场。
“我们以前在外面打过工,也自己做过工程,现在就想一起到城里去找个稳定的工作。”妻子郭冲雪大方说道。
据其丈夫王先刚介绍,他们家是保安镇芦嘴村葫芦墩的,因离保安湖特别近,年轻时,他还跟着父亲一起捕过鱼。“那时我们村100多户,70%以上都是以打渔为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近年来“禁渔令”的实施,村里留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多。“我们那一代人包括之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很多人除了捕鱼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政府到保安镇来举办这个专场招聘会,给了我们一个选择工作的机会,真的很不错。”王先刚说。
据统计,当天招聘会参会企业13家,提供岗位600余个,入场求职者300多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45人,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300余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应帮尽帮’的要求,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等工作,密切关注退捕渔民就业情况,确保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余刚表示。
从“捕鱼人”到“护鱼人”
“别钓了,别钓了,现在禁捕不能钓鱼,麻烦帮个忙配合一下啊。”18日上午,戴着“湖区巡护员”袖章的陈治良如往常一样来到保安湖边,看到有钓鱼的群众立马劝说道。
等人都离开后,他一手拿着垃圾袋,沿着湖堤捡拾别人随手丢下的垃圾。
“我们本是‘捕鱼人’,现在变成‘护鱼人’了。”陈治良黝黑的脸上笑起来现出一道道褶,“捕鱼是为生计,护鱼是为了子孙。”
出生于1964年的陈治良是保安镇龙科村下门陈湾人,14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在船上捕鱼。做了大半辈子渔民的他经历了从拿着工分集体捕鱼,到90年代承包制捕鱼。“那时我承包了2000多亩呢。后来禁捕了,我们的围网全都拆除了。”陈治良说。
其实,禁捕政策刚开始实行的时候,陈治良和其他众多渔民一样不理解,“心里不痛快”。
“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在湖上讨生活了,村里也没有田地,以后生活怎么办?因为这个事,我还跟黄主任拍过桌子呢。”陈治良笑着说道。他口中的黄主任,就是保安湖管理处副主任黄春祥。
在黄春祥的反复解释和劝导下,陈治良终于“转过弯”来了。
考虑到陈治良年龄偏大,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精准施策,本着对符合社保政策的应缴尽缴、对能享受就业社保政策的应享尽享、对有培训需求的应培尽培、对有就业意愿的应帮尽帮、对有创业愿望的应扶尽扶、对难以安置就业的大龄困难渔民及时托底安置的原则,给陈治良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工作岗位——湖区巡护员。
“毕竟捕了40多年鱼,对这片湖有感情。平时每天都会过来看一看,特别是节假日,钓鱼的人多,来玩的人也多,我也会多来几趟。”陈治良说,能为保安湖的生态环境做点贡献,他觉得很有意义。
其实,像陈治良这样的“护鱼人”共有18名,他们都是曾经的“捕鱼人”。从曾经的“湖中分区捕鱼”到如今的“湖岸分段护鱼”,他们与保安湖的情缘还在延续。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周春明
总编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