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 陈婷 张蕾)忽如一夜“秋”风来,千树万树“桂”花开。漫步大冶街头,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抬头望去,金黄的花蕊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尤为璀璨夺目。
绿染四季美,花开满城香。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强烈的政治意识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以更严格的考核制度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水清了,天蓝了,山绿了,钱多了!”大冶百姓用朴素的语言诉说变化,洋溢着满满的生态幸福感。
绿色染城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
2020年我市优良天数311天,优良率为85%,同比增加13.2%。2021年上半年,我市累计收获166个“蓝天”,优良率为91.2%,同比升高17.2%……
这份亮眼的“生态答卷”源于我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扎实推进绿色发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凝聚着我市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所付出的努力。
在大冶湖熊家洲堤防,抬眼可见青山绿水,“大冶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而在几年前,提及大冶湖南岸这片区域,很多人的印象是滩涂之上,芦苇丛生;放眼四周,人烟寥寥。因工业垃圾长年累月的堆积,这里成了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改变始于2019年3月,经市级湖长亲自督办,多部门合力攻坚,垃圾场整治战役拉开序幕。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清运出垃圾8000余立方米,将水体全部抽出并运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再对塘底的垃圾进行清理、塘泥进行处置。同时,根据具体规划、设计、施工,再进行水土保护土建工程和净化水质设备基建等,兴建公园,打造环境清幽、水道纵横、“天人合一”的城市景观。
一湖清水入江,一城新绿崛起。曾经的垃圾场,变身如今的“绿肺”打卡地,这是生态大冶转型发展历程中的沧海一粟。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实施的大气环境整治类、水环境整治类、重金属污染治理类、生态修复类、固体废物治理类、人居环境整治类等环境保护重点项目51个,总投资约84.11亿元,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资金有保障,行动有力度。以蓝天、碧水、净土为最终落脚点,统筹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各专项战役、八大行动、七大提标工程、生态示范市创建等各项工作,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
彻底告别了工业废水排湖历史;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出台《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规范(试行)》等10项管理文件,形成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先行先试”的良好经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成效显著,完成农户改厕6.16万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面完成精准灭荒任务,森林覆盖率提升10.7个百分点;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城乡水环境持续好转;连续五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位居全省县域前列;完成65处开山塘口和24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任务……
产业兴城 绿色动能强劲有力
山峦层林尽染,平畈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人们既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幸福,也领略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愉悦。
古民居
“一入乡野烟火后,从此不忘沼山村。”自与乡村旅游“结缘”以来,素有“湖北小婺源”之称的保安镇沼山村依托靓丽的自然田园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农家风情,串联起“山、水、田、林、村”等自然资源,全力打造出“桃文化”,吸引了年均60万人次的游客,带动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860人,旅游从业农民年均收入36000元。2020年,沼山村入选“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生态优势释放出了绿色发展新动能,让更多的群众挑上绿色发展“金扁担”,后劲十足。
鹿耳山玻璃栈道
十月初的茗山乡杨桥村,楚天香谷景区处处鸟语花香,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在姹紫嫣红的花海中游玩、自拍。花海沿线的农家乐家家火爆,村民袁兰青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将一道道美味的农家菜送到游客的桌上。从生产污染大、不安全、效益低的“烟花产业”,到绿色生态、清香怡人的“鲜花产业”,理念的转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绿色蝶变和产业形态的演变。截至目前,楚天香谷今年的游客量在30万人次。12000亩花海美景,让附近20个村的村民们吃上了“鲜花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花海
多年来,我市按照“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构建“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定期举办桃花节、香李节、玫瑰花节、荷花节、汉服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将一批乡村田园打造成了景点景区,初步形成了金湖上冯九古奇村、保安沼山乡村公园、茗山楚天香谷、鄂王城生态文化园、龙凤山景区等“N朵金花”。这种旅游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湖北省旅游强市”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龙凤山音乐帐篷节
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时,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钢铁、煤炭、水泥等落后产能,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环评预审机制,对污染环境的产业、工艺、设备和产品严格实行淘汰制度,为绿色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五年来,先后否决了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铅锌蓄电池、贵稀金属提炼和水泥减水剂(化工项目)等数十个不符合产业政策或环保要求、污染严重的项目,实现了无一例高污染项目审批许可。同时,加速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文化塑城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生态兴,则文明兴。
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我市生态文明创建“细胞工程”不断壮大。劲牌公司荣获“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6个、黄石市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村56个、黄石市级生态村151个。
2020年5月19日,我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环委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生态示范创建进入黄石地区第一方阵。2021年4月7日,我市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会,正式开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新征程。
如果说人居环境的提升,让大冶人“面子”“里子”都鲜亮起来,那么文明之风的浸润,则给了大冶人坚定自信的文化底气。
迎着秋日艳阳,走进建设社区人大家属区,“议政亭”、健身活动区、晾晒区一应俱全,一派干净整洁、温馨祥和的文明景象。
作为我市较早建成的一批小区,已有四五十年历史的人大家属区曾是居民们眼中设施陈旧、配套落后的老旧小区。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民生改造工程,先后对该小区进行地下管网铺设、实施雨污分流以及地面上的公共设施、墙体和屋顶等进行改造提升。
“社区环境好了,我们心情也好了,看到这样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人们乱停乱放、随手乱扔的习惯也都改变了。”居民罗远平笑容满面地说道。
在高新区新进村,家住附近的居民纷纷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来到文化广场上骑车、踢球、散步、跳操……这个于去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时代文化广场,设有多功能篮球场和五人制足球场及门球场,配套建设有儿童游乐园,是一个融游园、健身为一体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场所,可为周边十多个行政村居民和园区职工提供“15分钟文化圈”免费服务。
10月22日,茗山乡黄湾村广场热闹非凡,“铜都欢乐大舞台”送文化下乡活动走进该村。热闹的“欢乐腰鼓”拉开演出序幕,舞蹈“农场美”、诗朗诵“我爱你中国”、独角戏“老乡”和“戏曲联唱”等节目让现场村民大饱眼福。近年来,我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每年达千余场次,并逐年增加。“铜都欢乐大舞台”“青铜音乐节”“湛月欢歌·百姓大舞台”“文化村村行”“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已成我市文化名片。
送戏下乡
如今的大冶,城市靓了,笑脸多了,文明从细微处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
在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上,大冶儿女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坚持着、创新着,矢志描绘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的“生态画卷”。
责编丨金子茵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