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宋露露)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作为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拥有着3000多年采冶史和1000多年建县史的大冶,在发展历程中有着鲜明的工业轨迹和厚重的工业积淀。
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创办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大冶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近几年,我市始终坚持工业优先,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增长。随着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钢铁、水泥、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依托技改加持迈入高端化、智能化。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涌入,助推我市逐步摆脱资源依赖,并顺势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聚焦“6+1”主导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打造1个五百亿级、2个三百亿级、2个两百亿级、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1222”制造业产业体系。
宏阔的蓝图,在未来五年如何变成实景图,我市做足了谋划。
一整套支撑要素 托举工业发展十足底气
“十四五期间,我市按照构建‘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的全域协同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生命健康、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纺织服装和临空产业等。”对于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业占比等关键性问题,《大冶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大冶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给予了政策层面的解答。
2019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技术改造、“两化”融合、专精特新培育等企业给予奖励。
2020年5月份,我市出台《关于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新增2000万元专项资金预算,主要用于奖补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项目。
完整的政策体系搭建,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保障,加注了发展源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为产业发展设计好了目标要素和导向要素。
从当前的产业布局上来看,“块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劲牌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目前已形成制瓶、制盖、包装、印刷等完整的产业链条。2019年劲牌公司销售额实现120亿元,劲酒市场占有率68%,玻璃瓶制品产能全国第一。以迪峰、斯瑞尔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换热器市场占有率38%,居全国第一。
“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信心十足、动力强劲!”当时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立新还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服务机制等方面,深度剖析了“大冶实力”之所在。
就科技创新方面而言,我市近两年来高企净增数超35家以上,达到1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一。自2019年起,我市大力实施“十大创新平台”计划。通过两年来的实施,我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铝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芳香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建成投用,并成功备案黄石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平台加快提档升级,融通高科、东贝铸造等10余家企业研发中心成功升级省级创新平台。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扫零”工作不断推进,目前已有202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3.1%。今年已组织申报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3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家。科创赋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在他们的协调下,大大缩短了建设的周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睦坤发出的由衷感叹。
2020年,东贝铸造有限公司由于企业项目扩能,需要增设厂房,但在规划用地审批上遇到了困难,市经信局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此外,市经信局还主动帮助东贝铸造有限公司申请直购电,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作为我市服务企业的典型经验,“大双千”活动的开展,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服务要素。截至目前,64家包保单位走访重点企业325家,实现走访全覆盖。市“双千”办汇总分类交办了问题377个涉及企业263家。通过集中交办、协调督办,已解决问题296个,问题化解率78.5%。
今年,我市成立市深化“双干”活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成立7个工作专班,负责具体企业问题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已为274家企业缓解了用工缺口,达成意向用工近4000人,为55家企业放贷2.33亿元。
多要素集成,形成一整套的支撑体系,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有了明确方向和十足底气。
一揽子解决方案 撬动传统产业全新动能
“以前我们每分钟生产200个瓶子左右,由以前的气推改为现在4伏电推以后,每分钟可以达到320-350个,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的高机速生产。”面对生产效能的大幅提高,大冶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高晓辉满脸欣喜。
依托技改,我市充分放大传统工业优势,从装备水平、产品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取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推进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装备水平。鼓励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设备;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近年来,我市主要实施了劲牌公司白酒产业园建设项目、新冶特钢80万吨优质棒材深加工项目、尖峰水泥生产设备技改升级项目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加快产品升级改造,提升品牌质量水平。重点围绕食品饮品、钢铁、模具钢、铝型材、换热器等企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新冶特钢新增了无缝钢管规格、品种。迪峰公司产品达2000多个。宏泰、实美、晨茂、蓝华等铝型材企业研发了工业型材、家居家具产品。
加快节能减排改造,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等重点环节,重点支持钢铁、铝型材、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
近年来,尖峰、华新、成美等3家水泥企业分别建设了余热发电项目。尖峰水泥在全省水泥行业率先实施脱硝、脱硫项目改造。华鑫实业投资1.88亿元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发电4亿千瓦时,吨钢成本下降136元。新冶特钢围绕脱硫、脱硝、脱白实施系列环保技改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华兴玻璃投资2亿元实施炉窑烟气除尘脱硝技改工程,降低污染物排放量75%。目前,我市钢铁、水泥、铝型材等企业实现环保指标在线实时监测,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到位,铝型材企业环保设施整改达标,工业绿色发展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2021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2.95亿元,同比增长163.6%。2021年的“十大技改”项目中,东贝铸造高端智能铸造及加工项目、蓝华铝业铝型材生产项目、华兴玻璃4号窑炉改造项目等9个项目均在按倒排工期进行之中。
一体化发展战略 刺激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是固有发展格局的进一步优化,而新兴产业的做强做大,才能真正地与发展大潮同频共振、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新兴产业的进驻,对于我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2020年,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50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2.3%。
我市在新兴产业布局、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发展上,熔炼出新兴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
通过优化布局,我市依托晨信光电、信永辉电子等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徐风环保、博源环保等企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智能化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制造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组织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实现传统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升级。今年元月至8月份,我市谋划推进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29个,在建智能化改造项目19个。劲牌、劲佳包装两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目前,我市荣获国家级、省级、黄石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分别有2家、21家、30家,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装备等软、硬件在企业中得到深入应用。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铝型材研究院、瑞晟芳香产业研究院挂牌投用。兴冶薄板、融通高科、实美科技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自2019年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扫零”行动以来,目前规上制造业企业新增研究机构148个,其中认定省级创新平台12个。
聚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发展,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成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链长制日常工作。市直牵头部门负责产业链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支持配合。按照“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模式,协力推进产业链发展,做好规划引领“建链”、强攻项目“补链”、精准招商“延链”、创新驱动“融链”、集聚发展“强链”等工作。
以电子信息为例,2020年,我市规上电子信息企业7家,产值5.61亿元,税收1754.4万元,从业人员1320人。
2021年3月30日,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工建设。目前,我市在建的电子信息项目主要有仕上电子液晶(半导体高端精密设备制造与维护项目),拟建30000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主要从事为液晶面板和半导体真空刻蚀设备、PVD设备、CVD设备、蒸镀设备等提供加工以及设备备件维修、保养服务。
“未来,我们将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园,在产品附加值提升、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圈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手记:
革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经路”
时代迈进的步伐从不因任何因素而停止。同理,任何主体在发展进程中获取到的产业优势从不会长久不变。这就要求城市在寻求发展方向时,抛弃固有逻辑,调动“变”的思维。
先进制造业基地,落点在于制造业,动力源于先进。这种先进,就我市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来说,聚焦的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时代发展要求。
实践证明,产业在发展的进程中被选择或被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是否革新,是否跟得上发展大潮。特别是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其固有的发展积淀叠加转型升级,就能释放出全新的动能;而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在于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时代命脉和发展潮流。
对于我市而言,走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产业发展之路,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更是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必经路”。
责编丨方诗琪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