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书记局长访谈】战鼓催征马蹄急 担当善为谱新章

©原创   09-23 09:30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张蕾 通讯员 孙立飞)“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与全市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雷新水表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担当善为,按照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为抓手,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坚持科学谋划布局,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紧紧围绕我市“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的全域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发展战略定位,统筹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土规、城规、林规、矿规”等多规合一,高标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我市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旱改水)、工矿废弃地复垦、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零指标;树立“项目为王、干事为先、凝聚力量”的工作理念,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将“十四五”规划和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重点项目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项目库和土地收购储备计划;积极做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对全市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进行梳理,全面核实、建立台账,逐项研究、分类施策,盘活存量资源,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国土

加快开山塘口项目治理进度,加强技术指导、工程监管,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严把质量关,全力推进未完工项目按期完成,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和中央环保督察。加快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进展,加强总体规划设计编制,科学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倒排工期,协调推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地灾隐患治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取得实效;加强汛期地灾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值守等工作,确保全市155处地质灾害点不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打造四个升级版

“N多合一”,探索实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等改革;“N规联审”,探索实行规划选址、规划指标、规划方案等联合会审;“N项通办”,探索实行项目选址、土地预审、项目审批、林地审批、矿权审批等集成办理;“N证联发”,在“标准地+五证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批复等联合颁发的举措。

加快创森“补短板”,确保一举夺得国字号招牌

强化责任落实,细化任务,查漏补缺,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保障责任区域不失分。强化氛围营造,利用电视新闻报纸、公益广告视频、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宣传森林城市建设理念,让市民了解掌握森林城市知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强化资料收集,督促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职责范围,及时发现工作亮点,及时优化筛选和上报资料,努力让我市创森形成特色、彰显亮点,确保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加大绿色矿山建设,重构矿业经济新格局

提升强化绿色矿山建设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建立奖惩制度,到2022年9月前绿色矿山创建达标率100%,力争把我市建设成有成效、有经验的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立健全绿色矿业管理制度,促进矿业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继续推进露天采石场综合整治,加快非金属采矿权投放,增加建筑石料供应。

建设智慧“天眼”,提升自然资源监管水平

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中国铁塔公司在重要区域建设自然资源智慧“天眼”系统,今年建设10个高空站点,将黄坪山林场、云台山林场、小雷山以及重点乡镇纳入监管区域。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将基本农田保护、乱采滥挖、违规建房、森林防火、乱采滥伐等纳入监管内容,全面构建“互联网+技防+执法人员”的智慧“天眼”立体化执法监察系统,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监管。

大力向上争取资金,积极谋划项目建设

继续跟进和申报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项目,主动对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和省自然资源厅,谋划长江中游黄石段大冶区域的通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争取资金10亿元。不断总结还地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试点经验,按照整体规划布局、分年启动实施、分期建设验收的思路,申报和实施我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发展。


责编丨李    珍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