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定位”锚定发展方向 “八大措施”明晰具体路径——《中共大冶市委、大冶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的实施意见》解读

©原创   08-25 09:50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熊业欣)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吹响新号角。8月19日,中共大冶市委六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大冶市委、大冶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的总体要求。

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的目标定位是什么?怎么样加快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这份《实施意见》给出了答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定位,指出了具体路径。

为什么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是战略布局,也是优势使然

加快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都市圈建设”“加快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这意味着武汉都市圈、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是落实省委、黄石市委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担当之为。

今年4月2日,省委召开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区域发展战略布局。8月11日召开的黄石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示范区”的目标。

加快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是新时代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综观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大多是依托省会都市经济圈和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作为毗邻武汉光谷、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和临空经济区的大冶,理所应当在黄石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中挑大梁、扛重任。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实施意见》指出,大冶要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持续推进“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打造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主引擎,为黄石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什么是示范市、主引擎?“六大定位”锚定发展方向

全会明确了建成示范区、打造主引擎的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一个引领、六个示范。

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在科技创新上作示范,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桥头堡;在转型发展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区域协同上作示范,打造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在开放流通上作示范,打造中部对外开放新高地;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县域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市;在治理创新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县域治理示范市。

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的大冶,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全会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实现“七大主要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集群梯队初步构建。

区域发展布局成效显著,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布局,“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市域一体”全域发展格局成势见效,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区和黄石临空经济区平台承载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绿色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得到较好控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普遍建立,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城市能级品质大幅提升,现代化中等城市骨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优质产业引领、交通市场枢纽、公共服务供给等功能显著增强,城市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更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

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冶样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到2035年,全市科创能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美丽大冶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何加快建成示范市、打造主引擎?“八大措施”明晰具体路径

全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号召全市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为大冶的今天尽心尽责、奋力打拼,为大冶的明天夯基垒台、赋能添彩。

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重大发展机遇,围绕“科技同兴”,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推进光谷东科创岛建设,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桥头堡;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主动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聚焦“6+1”主导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打造1个五百亿元级、2个三百亿元级、2个两百亿元级、2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构建“1222”制造业产业体系;

加强区域协同,对内加快构建“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市域一体”的全域空间发展布局,搭建起大冶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对外强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推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打造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市。主动对接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实现内聚外联、协调发展;

建设临空临港新城,全面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航运网、铁路网、航空网,持续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地和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打造新时代中部对外开放新高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大冶;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健康大冶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幸福大冶;

坚持深化改革,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发展定位

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为引领

●在科技创新上作示范,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桥头堡;

●在转型发展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在区域协同上作示范,打造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

●在开放流通上作示范,打造中部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县域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市;

●在治理创新上作示范,打造全国县域治理示范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七大主要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集群梯队初步构建;

区域发展布局成效显著

区域发展布局成效显著,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黄石市域一体化发展布局,“双区引领、五园支撑、多点开花、市域一体”全域发展格局成势见效,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区和黄石临空经济区平台承载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绿色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绿色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得到较好控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普遍建立,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城市能级品质大幅提升

城市能级品质大幅提升,现代化中等城市骨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优质产业引领、交通市场枢纽、公共服务供给等功能显著增强,城市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更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

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市域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冶样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责编丨李    珍

编审丨范先浩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