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做农业是件辛苦事,但还地桥镇桂树村的瑞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红就不怕苦。她下岗后自主创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回乡投资200余万元,把一大片工矿废弃地打造成四季有果的“花果山”。
果园郁郁葱葱
多番创业打拼 回乡发展农业
“这个事情要落实到位,千万不能拖泥带水。”初见张红,就如同她名字一样,办起事风风火火。
张红出生于1966年,上世纪90年代,她从企业下岗后,到老墈头街摆地摊维持家里的生活开销,日晒雨淋,毫无怨言。之后,她又开起了小餐馆,谁知赊账的人太多,短短2年时间,餐馆就开不下去了。
张红不甘心,买了辆五菱面包车,做起了润滑油生意。“那时是真苦啊,每天大冶周边来回跑送油到企业。”说起当时的场景,张红仿佛历历在目。每天送2趟,一趟50桶,一桶二三十斤,都是张红一个人搬上搬下,胳膊常常酸得抬不起来,第二天还得继续。
2005年,凭借着自身的会计经验,张红筹办了金博会计培训学校,从最开始几个人的小门面到如今千余平方的学校,并与各大高校合作办学,口碑在行业内数一数二。
几起几落,靠着汗水和毅力,张红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挣得了一定的财富。
因为经常和朋友一起外出采摘水果,2018年底,张红便萌生了回乡创办果园的想法。“自己富了想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也能改善老家的生态环境。”
利用废弃基地 打造四季果园
炎炎夏日,走进还地桥镇桂树村的瑞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山坡上果树成片,满目苍翠,一颗颗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甜的味道。
硕果挂枝头
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红极一时的艾家山铁矿,因为常年开采铁矿,致使地表裸露,一眼望去千疮百孔。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我市主动申报,随后一批批废弃地被复垦。
“把废弃地利用起来种果树能成吗?”一开始,张红有些犹豫,这果子种出来能吃不?几番咨询得知,工矿废弃地经过土壤改良后,含有丰富的微量铁元素,非常适宜种黄桃。
张红脑子一热,立马回村里流转了300余亩土地,其中260亩是工矿废弃地,紧接着她又到安徽引进果苗6000棵。
刚种下果苗时,碰上干旱,她只好雇人从村里的池塘挑水灌溉,最终挺了过来。
“要是以后再干旱可咋办?”张红左思右想,最后花了十来万元挖了一个水塘用来蓄水。
2019年7月,连续多日暴雨,淹了20余亩的果树,损失了七八十万元。水退后,她一棵一棵地拔掉重新补种,心疼不已。
种农业靠天吃饭,绝不是轻巧事。张红坦言,现在每年人工、肥料、树苗等支出就高达几十万元,无数次她都想放弃,但都坚持了下来。“看着树苗茁壮成长,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无法割舍。”
如今,果园里种植了桃子、李子、橘子、梨子、杨梅、枇杷等13种水果,果实盈满枝头,四季有果,曾经的废弃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推进农旅结合 持续优化产业
“桃子香甜多汁,口感软糯,果肉饱满。”7月15日,从武汉来采摘的游客吴先生摘下一颗黄桃,咬上一口,甜上心头。
同吴先生一样甜到心坎的还有在合作社务工的刘爱武,“原先在家里务农,一年到头也就2000元的收入,现在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挣原来一年的钱。”
在果林不远处,一座活动板房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张红站在一旁指挥着。“等到建好了,就能让游客采摘完后过来休息一下。只是现在进果园的路太陡了,开车不方便。”张红略有遗憾地说。
眼下,第一批挂果的4万斤黄桃正急寻销路。瞅着一个个黄桃掉落烂在地里,张红心疼地捡起来吃,个中滋味只有自知。
张红手捧黄桃笑开颜
尽管如此,张红仍旧坚持自己的选择。下一步,她将准备投资四五百万元,建设小木屋、冷藏间、餐饮区等果园附属设施,打造集休闲、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庄园,真正让废弃地变成“聚宝盆”。
责编丨张雅钦 陈星诺(实习)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