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1995年1月1日,是每一名大冶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大冶撤县建市,完成从县到市的华丽转身。
建市之后,大冶高举发展大旗,努力走上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特色发展之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通过以创促改、以创促管、以创促建,推动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里七湖湿地公园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牢牢抓在手中,持续推进、不断深化。
事预则立。我市通过积极谋划、科学统筹,成立了城市创建指挥部,先后出台《大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大冶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大冶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城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创城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一步都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坐镇指挥。
创城以来,市“四大家”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对城区36个社区、全市333个行政村实行一对一包保;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各项创建工作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为推进创建常态化,我市成立“创城”督查组,坚持日日有行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重点,使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并通过微信、短信、书面通报的形式公开督查情况,以交办、催办、督办流程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工作的整改和落实,确保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
征途漫漫,硕果累累。
2017年11月14日,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摘得“城市奥林匹克”桂冠。
去年11月份,我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今年1月,全国爱卫会发布《关于命名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我市榜上有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当前,我市正卯足了劲,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再添“国字号”金字招牌。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
清洁宣传牌
创城不仅仅为了拿块“牌子”,而是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真正让创建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人民持续受益的过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创城过程中,我市有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尤其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交通出行、居住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针对短板和难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创城工作的试金石。
问需于民,查漏补缺。我市紧密围绕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以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市容环境整治行动、交通秩序优化行动、农贸市场及周边马路市场整治行动、公共卫生及文化环境提升行动、文明创建众创行动、宣传教育引领行动等“七大行动”为总抓手,加大了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交通设施提档提质、城市“双修”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硬化提质、人行道道路修补、新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小处着手,长效推进。在城市创建补齐短板的多项整治过程中,我市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持续发力,推出了“三定四有五到位”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定路段、定人员、定任务标准,按照每一条路有一套数据库、一台执法仪器、一张执法记录卡、一本处罚单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排查建档到位、法制宣传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处罚强制到位、严格打击到位等执法整治措施,着力解决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停乱靠等城市管理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如今,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卫生防病基础不断强化,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明卫生意识,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携手共建共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城市
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
如今,走进中心农贸市场,环境较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干净、摊位整洁、秩序井然,市民买菜就像逛超市。
据了解,我市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全市14个农贸市场的内外环境进行改造,目前已全部达到国家A类标准。与此同时,我市组织多部门联动,共同成立农贸市场管理专班,形成“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去年,我市投资了180余万元,将墈头临时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成小游园,并列为创卫重点工程。如今,游园内设有亭廊、喷泉、青铜鼎、民俗雕塑、绿化带等设施,老人们可以坐在长廊里观看演出,孩子们在喷泉下面嬉戏玩耍,俨然成为一处休闲的乐园。
这些都是我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新建停车场16个,完成城区截污改造工程27处,改建公共卫生间112座,城区停车难、街道雨污合流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建成市民健身场所2341个,完成青龙山公园三期、恒达欢乐大世界等工程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的健身娱乐需求。此外还完成44条道路改扩建和52.5公里的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全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美化、亮化、绿化、洁化、序化“五化工程”提档升级,使城市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提高全市健康服务水平和市民健康意识,我市坚持办群众满意医疗,组建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网底的紧密型医共体,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有力提升了镇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并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10个、健康学校53所、健康食堂及餐厅20个、健康社区(村)83个,使疾病预防和病媒防制工作落到实处,减少传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凸显生态理念全力描绘绿色和谐画卷
千名志愿者自发参与义务植树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创森宗旨,共同建设绿色大冶。
“四周绿树环绕,湖面波光粼粼,这里太美了,就像画一样!”
周末,市民吴美娟带着家人来到三里七湖湿地公园“打卡”,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欣赏着公园美景,享受假日时光。
这些“美”,与森林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新(扩)建了三里七湖湿地公园、尹家湖公园、青龙山公园、碧桂园湿地公园、海雅湿地公园、东港公园等,增加公园绿地面积70.7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6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市森林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市域森林覆盖率35.3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7%,道路林木绿化率达91.20%,水岸林木绿化率85.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6平方米。全市10个乡镇(不含托管区乡镇)有9个成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镇”,75个行政村被命名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
今年6月份,在第四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上,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瑞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大冶市明霞白茶合作社、大冶市林丰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4家参展企业,分别荣获1个金奖和3个优质奖,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森林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我市有林业企业5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3家,产品涵盖森林果品、花卉、药材、茶叶等原生产品及加工产品。
眼下,我市将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迎检工作程序要求,加大创森目的、意义和成效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创森支持率和满意度,让广大市民深切感受到森林城市建设带来的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激发志愿力量着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助力疫苗接种
志愿者,是“创城”的生力军;
志愿服务,体现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志愿力量,着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目前,我市已有14.2万名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特别是一些志愿者发挥自身特长,接受群众“点单”,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与此同时,徐大姐文明劝导队、港湖村志愿服务队、长安社区守护童心志愿服务小分队、朝阳社区彩虹志愿服务小队、爱心车队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如繁星般点亮了城市每一个角落,展现出城市向上的力量。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我市依托文明学院和各类文化阵地,规范设置了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部门企事业单位文明实践点,构建了纵向覆盖市、镇、村三级,横向辐射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百姓宣讲队,发动百余名宣讲员,围绕“讲、读、阅、谈、展、颂”六个字,积极开展“故事爷爷”讲党史、“闪闪红星”读党史、“红色快件”阅党史、“星空夜谈”谈党史、“移动课堂”展党史、“七个一百”颂党史等百姓宣讲活动190余场次,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走“新”更走“心”。
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撒向铜都大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百姓心间悄悄发芽、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如今的大冶,正在一点一滴间,不断发生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变成现实。
创城,大冶永远在路上。
责编丨李 珍 杜春妮(实习)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冯一波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