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 文/摄)从刘仁八镇双港口水库坝堤左拐进山,穿过一大片竹海,沿着悬崖峭壁旁曲折的山路爬坡而上,便可看到海拔747米高的金柯山,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湾子——高峰岩。
高峰岩里,有位70后的汉子,他好不容易从大山中走出,却又回到大山,倾尽所有承包了1500多亩荒山,苦苦劳作6年,打造大冶最大的油茶种植基地。
他,就是饶政安。
饶政安仔细观看茶油果长势
家庭贫困 他从大山中走出
夏至,沿着曲折山路爬坡数公里来到高峰岩,在一处山棚里,鸡犬相闻,热闹非凡,却不见一个人影。
“来了!”此时,饶政安背着农具从山上走下来,他皮肤黝黑,一身泥巴,声音洪亮,一看便知是干事业的人。
“山里太苦了,如今只剩下我独守在村里。”他摇了摇头苦笑着。
出生于1977年的饶政安,家中兄弟姐妹4人,生活担子非常重,刚满20岁便前往浙江等地打工,因为踏实、肯干,学得一门砌匠手艺,月收入有七八千元。
2014年,我市吹响了“生态立市”的集结号,饶政安敏锐地嗅到了绿色发展机遇。
“我从小就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结,难得有机会回家乡发展。”饶政安说,这些年,湾里的人陆续走出大山,再加上经历了几次山火,使原本的青山变成了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太可惜了。
“自主创业,风险太大,搞不好竹篮打水一场空。”刚开始时,家里人十分反对他回乡植树造林,可脾气倔犟的饶政安却一脸坚定。
他称自己从国家扶持政策中看到了希望,想在农村大有一番作为,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拿出自己十多年的积蓄60万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30多万元,承包了高峰岩几座荒山种植油茶树。
坚守信念 建设绿色新家园
“高峰岩海拔高,气候温润,特别适合栽种油茶,从发展远景来看,经济效益很是可观。”从2015年开始,饶政安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挖坑、下苗、填土、浇水、施肥,如今一共栽种了三四十万株油茶树,让大山重新焕发出绿色的生机。
高峰岩山高坡陡,杂草多、荆刺多,上山常常无路可走,为了方便栽种和日常管理,饶政安每天随身带着一把镰刀,爬到哪便砍到哪,几年下来,他硬是一步一个脚印,砍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一米来宽的火灾隔离带。
有时他还得背上50多公斤的肥料上山,每次都要走上三四公里,爬好几个山头,一趟下来就是八九个小时。
“饿了,就着一瓶山泉水,啃点方便面。”饶政安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其中的辛苦和寂寞,只有他心里知道。
家人们见他现在又黑又瘦的样子,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心疼不已,纷纷劝他放弃算了,可是他却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苦我也得咬着牙干下去。”
天亮了,饶政安朝着大山走去
油茶除草是项大工程,越是天气炎热就越是要除草。饶政安常常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背着大水箱在山上除草作业,身上的汗水就像下雨一般,湿了一身又一身。
用心经营 带动乡亲奔小康
饶政安深知,建设绿色家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为此,他每年花钱请来附近湾子的数十名农妇和贫困户,翻山越岭,指导他们人工除草、修剪枝条等。
修理农具机械
“我老汉在外面做副工,我在屋里带伢,农忙时跑来帮着做点零活,120块钱一天,能挣个2000多元。”
“政安这个人可好了,总体谅我们贫困户的难处,舍得开工钱,有时他资金拮据到处筹钱,即使再困难,也不欠我们工人一分钱。”
......
提起饶政安,大伙一个劲儿地称赞他。
据了解,油茶一般7年才有收成,每年的人工、养护成本高达十多万元,都是饶政安自己凑的、借的。
为了补贴日常开销,他在山上忙完了,或下连天雨、闲暇天,他就去镇里或附近农家找些砌匠活干,能挣一点是一点。
采访中,记者看见饶政安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土砖房,屋里也是土巴地,一到下雨就漏水。
尽管家里条件简陋,但饶政安购买农用机械、肥料等生产资料等却毫不含糊。特别是防火用品,更是准备齐全。按他自己的话说,“好不容易撑到今天,不能让一场山火给烧毁啰!”
“现在油果饱满,长势喜人,等到秋季就有鸡蛋那么大,那时候漫山遍野都是一片黄灿灿的累累果实,能有个好收成哩!”饶政安掰了掰手指头,又抬眼望了望高峰岩四周绿意盎然的大山,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
“不过,我现在考虑最多的还不是油茶树挂果多少,而是上山修路和防火措施。”谈及未来,饶政安不无担忧,一旦路修不上去,再多的果子也运不下来,就会烂在山上;防火设施跟不上的话,到了秋冬干燥季节,碰到一把山火烧过来,上千亩油茶树也会毁于一旦。
道路虽坎坷、过程很艰辛,但饶政安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等油茶产业发展好了,村里的人也会回来了,大山也会越来越绿。
责编丨李 珍 陈星诺(实习)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