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陈婷 文/摄)“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特别是以专栏的方式列出具体的“一老一小”服务项目,旨在完善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既要抓“老”,也要抓“小”。近年来,我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出台并实施《大冶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办法》,新建多所养护中心,聚力民生保障。
与此同时,在政策的吸引与驱动下,一大批“金牛客”回乡投资养生养老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然而,有一位企业家发家致富不忘乡里,捐资建设幸福院免费提供营养餐,用爱心传递温暖,他是“90后”的励志典范,也是金牛镇贺桥村老乡们的骄傲。他就是我市人大代表、青年企业家柯乔中。
幸福院里幸福人
最美不过夕阳红。
6月2日,又迎来了每周一次捣糍粑的日子。金牛镇贺桥村里的老人们齐聚幸福院,将蒸熟的糯米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再在大树底下铺好桌面,趁热将糍粑捏成团,放到芝麻粉里一滚,柯乔中就张罗着分给大家伙儿吃起来。
揉糍粑
分享糍粑
“糍粑软糯,年纪大了好入口。”79岁的奶奶骆荣宝说,她每天都会来幸福院吃饭,这里四菜一汤,到点开饭,有规律的饮食让她的身体也逐渐硬朗起来。
村民张传彪今年刚满70岁,一会儿在健身器材上甩甩腿,一会儿对乒乓球比拼跃跃欲试。今年2月份刚过完70大寿的他,内心十分激动,终于可以来尝尝幸福院的伙食,享受幸福院的待遇。“平常时都会来这里玩一下,吃吃饭、看看电视下下棋,蛮痛快。”
随着一声“开饭啦”,柯乔中就开始招呼着老人们就餐。他说,这里每天免费提供两餐,每餐有120余人吃饭,逢年过节还会举办活动、组织表演节目,届时镇区的老年人也可免费就餐,饭桌得准备六七十张。
“之所以叫幸福院,是想改变人们对养老院的误解与偏见。”柯乔中介绍,早在2018年底,他就跟随父亲一同回到金牛镇贺桥村建设幸福院。该幸福院由村里废弃的小学改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集老年人就餐、住宿、医疗、体检、娱乐为一体的老年之家。区别于养老院,在这幸福院里,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都可自行前来吃午餐和晚餐,不用掏一分钱。
爱心接力永相传
乡村铺就幸福路,贺桥河边又浣纱。
有着3000多人的贺桥村,7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名,其中还有不少空巢老人。幸福院修建之前,柯乔中的父辈们就一直心系家乡事业,致富不忘乡邻,心系村里老人。“以前他们每年都回来请村里的老人们吃饭,发慰问金。”该村党支部书记柯桂枝解释,老年人是活着的历史,他们当年修水库、扛石头,年轻时都非常辛苦,所以很多人事业有成后还是选择以拳拳赤子心反哺家乡和在家的父老乡亲们。“现在有了幸福院,老人们都觉得不需要再发钱,这种方式就很满足了。”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幸福院得以长期运转,这个现实课题摆在了柯乔中这一辈人的面前。
柯乔中和老人话家常
多年来,1991年出生的柯乔中在大冶打拼,现经营着鑫索钢构和鑫松置业两家公司,拥有资产上亿元、员工百余人。他继承和延续着父辈们的血脉,围绕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多彩,进行了多元化、多样化探索,让村里的老年人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村里搞基础设施建设,绿化、修路、路灯,他都捐款,前前后后差不多百来万元。”柯桂枝说,幸福院开办两年多来,村里已有200多名高龄老人享受到幸福院的服务。有了幸福院,老人们养老“离家不离村”,孝老爱亲的氛围更浓了,而柯乔中年纪轻轻,爱心行动仍不停歇,隔三差五就会来幸福院帮帮忙、打打下手,看看村里还需要什么,自己能多做点什么。
“幸福院的建设资金差不多有112万元,现在以每年30万元的投入维持运行。”柯乔中心里有了一笔账。为了持续让家乡的老人们吃喝有保障、娱乐有场所,柯乔中尽己所能地维护着这个老年人养老的好去处,让老年人度过幸福无忧的晚年。
贺桥村幸福院
对父辈们的养老服务观念表示深深认同的他,对幸福院的规划也了然于胸。他说,做企业不只是为了盈利,更多的是为社会服务,“后续将幸福院扩建至5000平方米,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家庭式养老服务,并结合老年人的情感、心理需求,优化升级服务水平,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关心关爱老年群体的队伍中,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责编丨李 珍 陈星诺(实习)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