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 通讯员 程柏兴 黄金刚 李玲 )“雪融春暖清明时,一花一树寄哀思”。从1999年至今,从土葬到生态葬,从香纸鞭炮到鲜花丝带,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在殡葬及祭扫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之路。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亲人的哀思没变,而寄托哀思、缅怀纪念的方式却一直在变。近年来,我市从构建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高度,重新定位新时期殡葬改革工作新理念,以公益性和生态型为引领,全面推进生态殡葬和文明祭扫,在提升殡葬公共服务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安全为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工作
3月23日,记者来到市君山公墓,只见6名园林工人正在墓区对绿植进行修剪美化。
“修剪后不仅更加美观,也增加了墓区间隙,进一步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市殡葬管理局副局长程柏兴介绍道。
远远望去,修剪之后的苍松翠柏整齐挺拔,犹如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逝去的亲人。一块块墓碑整齐地环山而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
“虽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之弦不能松。另外,做好森林防火,也是重中之重。”程柏兴说。
为此,从3月下旬开始,市殡葬管理局重点对殡仪馆、君山公墓等祭扫密集区域开展安全防控和隐患大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问题,加强消防隐患排查,防止因祭扫引发火灾事故。同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并安排专人督促前来祭扫的市民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
“我们还购买了灭火器、拖把、铁桶等灭火器材,同时把水管一直通到了墓区顶端。”程柏兴说。不仅如此,该局还组织全体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器材操作等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为防止拥堵踩踏和火灾事故,该局主动协调交警、消防、交通、城管等部门提前确定群众祭扫的交通疏导方案,有效引导群众错峰祭扫,防止出现祭扫群众拥堵滞留情况。为配合全市疫情防控、禁鞭工作,加强君山公墓等重点区域安全管控,在君山公墓大门,安排志愿者发放倡议书,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宣传文明节俭生态安葬和市政府对疫情防控、禁鞭的规定。同时借调8名保安员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及维护现场秩序,劝导祭扫群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市殡葬管理局分别成立了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和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1年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设疫情防控和安全巡视组、综合业务服务组、低碳环保祭扫服务组和宣传、后勤保障组等职能小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合作,明确关键岗位、重点时段、重要场所的安全管控和人流疏导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切实保障群众祭扫安全。
同时,设立便民、业务咨询服务点,免费提供饮用水、常用急救药品、休息场所、清洁用具等,为祭扫群众提供便利。
宣传引导文明祭祀新风深入人心
清明扫墓时焚香烧纸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但是这一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文明生态环保的时代发展趋势,从国家到地方都大力倡导文明祭扫,鼓励用新的文明环保的方式来祭祀。
“近年来,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越来越受欢迎,采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的市民朋友也越来越多。”程柏兴说。
移风易俗,转变观念,并非易事,也绝非一日之功。
多年来,市殡葬管理局致力于倡导生态文明环保的祭祀新风和厚养礼葬的新观念,加强公墓文化建设,通过制作文化长廊、宣传栏、文化墙、横幅、电子显示屏、标牌等宣传方式,对殡葬文化、丧葬习俗、生态安葬、公墓流程等进行全方位宣传,向市民展示清明传统文化底蕴,宣传殡葬改革理念方针政策。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报纸、文明网站、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广大市民通过撰写追忆文章、制作微视频、微信群朋友圈纪念、书写寄语、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形成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
据了解,从3月15日起,市殡葬管理局就已经着手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殡葬主题宣传月活动,组织宣传车深入全市城乡,进行殡改宣传,并以“节地、生态、文明”为主题,制作宣传资料,向广大市民发放。
在润物无声的宣传引导下,市殡葬管理局精心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为了稳定疫情防控大局,市殡葬管理局推出网上祭扫平台和代祭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祭扫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满足市民足不出户祭扫需求。
通过多措并举优化便民惠民殡葬服务,群众丧葬习俗进一步转变,文明祭扫新风进一步树立。
受“入土为安”“有碑可祭”等传统观念影响,市民对墓地始终保持需求状态。
给生者以慰藉,予逝者以尊严,是殡葬工作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今年,我们将新建一个南二区,预计可安放200多名逝者。同时,将登山神道进一步延伸,实现南北上下贯通。”市殡葬管理局副局长黄金刚介绍。
责编丨李 畅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