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黄石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还地桥镇党委书记 王细军
思想有多远事业就能走多远,思路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大。黄石临空经济区以学思践悟之法,破除思想坚冰,实现行动上的突围,引领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破除思想观念陈旧之冰。进入“十四五”,建设临空区,不是用老套路、凭老经验、翻老黄历,而是要有新突破、新格局、新气象。总体上,区·镇干部的思想解放得还不够,政策把握和执行过于拘谨,没有创新力、创造力,保守有余、开拓不足,谨慎有余、精准不足,老套路有余、新措施不足。临空区的工作绝对不能以固有的乡镇工作思维去推进。比如说,还地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这是一个耗资20多亿元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大项目,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推进乡村振兴以及临空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个项目是我们黄石市和大冶市首个没有经验、套路可以借用,并且点多面广、覆盖还地桥镇全域范围的项目,用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肯定推动不了,必须要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寻求新的方式、新的措施、新的思路来推动。
破除改革固步自封之冰。“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作为黄石四大经济主战场、大冶两大经济主战场之一的临空区,在区·镇一体化运行体制下,绝对不能以一个乡镇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必须要有敢为人先、敢创新路,敢于“破茧”,敢于“冲刺”,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勇气和能力,找准找实区·镇改革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子、新法子。
破除工作消极懈怠之冰。工作消极懈怠是区·镇干部身上存在最多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面对工作压力增大的态势,不是勇挑重担、敢于作为,尽力去落实工作目标,而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甚至是能拖就拖,推诿扯皮,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平时开展工作,没有真正地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去掌握实际情况、问需问计,工作作风漂浮,抓工作流于形式,对于区·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缺乏钉钉子精神;经过一年的时间,有很多同志也逐渐熟悉了临空区各项工作,正在不断地提高自己,但还是有少数干部职工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岗位的业务工作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乏本领,难以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思想存在滑坡的问题。
破除服务群众冷漠之冰。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临空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干不好,也干不成,尤其是临空区起步阶段,面临征地拆迁、查违控违等方面的诸多挑战,都需要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用好用足各项惠民政策,做实做细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临空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紧盯临空区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总体方案和概念性规划在今年6月份获批,全面编制完成临空区各专项子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机场高速、武阳高速、光谷东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106国道、314省道、239省道改扩建工程,持续补强临空经济区对外辐射路网。加快推进先行区开发建设,确保先行区5000亩以上土地达到项目落地标准。启动园区中心建设工程,打造临空区地标性建筑。推进先行区4、5、14号路、金虹路及大冶城区—临空区便捷通道等5条主干路建设,投入约1.2亿元实施239省道(镇区至铁东线)、金桥大道、还桥大道、军板路、锦扬路提档升级工程,着力构建大园区格局。
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2021年,主要完成黄石临空新型冶金原料公司组建,启动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建成创富绿色矿山,并正式投入运营;全面启动机制砂项目。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全年引入高新技术项目1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0家以上。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区·镇丰富的山水资源,积极探索“全域国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新模式,对山水林湖草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着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乡村,不断补齐农业产业化短板,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光谷后花园”。
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力推进军山农民还建房、镇区亮化、绿化、美化升级改造、镇区二三级管网延伸、重点片区环境整治及还地桥镇实验学校、卫生院新园区建设等工程,不断改善民生福祉。积极对接黄石市公交集团,力争2021年将黄石市6路、11路公交车延伸至临空经济区,让临空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责编丨李 珍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