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丰收之水畅流田间 陈贵镇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年底可投入使用

©原创   11-17 08:01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万榜)冬季农闲,正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节。10月26日,黄石市水利补短板强功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阳新富河主会场与大冶湖分会场同步举行。我市紧跟政策,抢抓机遇,科学规划,集中机械人力,全面吹响了冬修水利建设大会战的集结号、冲锋号。

粮食生产,关键在水,根本出路在于节水。在我市冬修水利建设过程中,陈贵镇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成了主角之一。

农田“喝”上自来水

11月10日,晴空万里,陈贵镇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抢抓晴朗天气紧张施工。现场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9月份就已经开始动工了,项目包括新建及维修泵站、渠首工程、渠(沟)道工程、渠(沟)系建筑物、量测与管理设施、灌区信息化工程和环保及水土保持工程等,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红旗灌区项目现场负责人刘卫星告诉记者。

施工人员进行打震动棒作业

据了解,红旗灌区是一个以提水为主要水源的灌区,位于我市中部。灌区范围涵盖陈贵镇港南全部面积,不仅是陈贵镇农业生产重要基地,也是我市的重点中型灌区和唯一能抗御百日大旱的灌区。

红旗灌区建成之初,水量丰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然而,经过多年运行,红旗灌区骨干工程老化,主渠淤积坍塌、建筑物年久失修、毁坏较为严重,导致引输水能力不足,灌溉保证率降低,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施工人员正在上支架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丰收之水畅流田间,不断筑牢粮食生产的根基,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对上争取,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项目成功被省水利厅立项。“项目主体工程将在年底前完工,届时灌溉面积增加了、灌区管理更加规范了,打开阀门4.5万亩农田就能‘喝’上自来水,农民的致富路更宽了。”陈贵镇农业技术中心主任黄文胜告诉记者。

灌区引进“丰产水”

“项目建设的速度真快,以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真是春浇有保障、大旱不发愁。”当地王祠村种粮大户王志华在谈到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时说道。

2019年王志华在当地种植了400亩水稻,当年夏季正逢干旱,此时进入孕穗期的水稻必须全天抽水灌溉来降低田间环境温度,保证水稻质量和产量。但之前由于红旗灌区年久失修,引输水能力不足,眼看着附近水库和沟渠的水绕着自家田地滚滚流动,自己却只能购买抽水泵、管道引水,王志华心里不是滋味。

已建好的护坡工程

他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花钱买抽水泵、管道以及人工费就要7000多元,关键是效果不行。原本一亩产600多斤的水稻,由于缺水每亩只产了200多斤,收成减少了三分之二,亏了20多万元。

“等红旗灌区工程完工,引进来的水就成了我们农民的‘丰产水’,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农作物收成也好了。”现在,王志华一心期盼着红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能早日完工投入使用。

据悉,该工程的实施,可使灌区灌溉用水逐步得到保证。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通过渠道衬砌、渠系建筑物配套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减少了渠道渗漏量,节约了灌溉用水,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达到节水、节地、省时、省工的目的。

水利建好有人管

为了破解“谁来建、谁来管”难题,我市将创新灌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转变重建轻管的旧观念,合理配备管理人员,深入推进灌溉工程管养分离,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管理中来,以港渠水系边界或行政区划分为单元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加强工程管护、用水管理、水权分配、水费计收等工作。明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将使用权、管理权移交给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挥其灌区末级渠系运行管理主体作用,使灌区工程适应现行社会需要,真正走向市场,也使灌区管理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市持续大力度修建水利灌溉工程,灌区“卡脖子”问题即将破解,以后靠天吃饭的农田将变成高标准、高产量的农田,保障粮食安全将更有底气。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周春明

总编丨柯梦然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