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红:身患肺癌仍坚守三尺讲台

©原创   11-05 09:17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刘娟 文/摄)“老师,希望您多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

“老师,我们希望您的病快点好,您要保养好身体。”

“我们不会忘记您的叮嘱,一定会好好学习。”

……

茗山中学初一一班的学生趁着下课的间隙,向走下讲台的柯红老师表达感激之情。学生们知道老师患病以来,一直坚守在岗位,有时候忍着疼痛,继续给他们上课。

今年59岁的柯红,当教师已有40余年。2019年,他被确诊为“左上肺腺癌”,仍然坚守三尺讲台。

立志一辈子守在乡村

11月3日,晴转多云,记者驱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来到茗山中学。

茗山中学位于绵延起伏的大茗山东麓,与茗山乡政府大院隔陇相望,地处茗山乡的腹地。学校设有初中三个年级,学生980余人,在校教师近70人。“茗山乡是个贫穷的乡镇,条件艰苦,年轻老师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柯老师却在这里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茗山中学校长陈正德告诉记者。

在陈正德的陪同下,我们见到了正在给学生上课的柯红老师,他刚刚上完一节课,手上还沾有墨迹。

柯红是茗山乡柯畈村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他,深知乡村人的艰难和对读书的渴望。1978年,高考落榜的他选择复读,次年考上民办教师,被分配到杨桥中学。那时,民办教师待遇低,每月工资才十几元,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为了补贴家用,柯红和妻子种一些农产品拿出去卖。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一贫如洗的家境,他也有过放弃当教师的念头。但一想到孩子们企盼的目光,他还是留了下来。

1984年,柯红到大冶师范深造,当时有机会留在市区学校,可他毅然选择回到乡镇任教,他的心里明白,农村的学校更需要他,农村的孩子需要靠学知识走出去。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一辈子守在大山,做一个执着的乡村教坛守望者。

在茗山中学,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学生走了一届又一届。柯红在这里既当教师,又当“后勤监理”,乐此不疲。

“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学校越办越好了,学校的操场翻修了;自家两个孩子成家立业了,柯红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欣慰和满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儿子在外创业亏损几十万元,人不见了踪影,而柯红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为肺癌。为了知道具体病因,柯红利用周末时间去武汉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上肺腺癌”,需要及时化疗才能稳定癌细胞。

在大冶住院期间,他丢不下学校,更忘不了孩子们,常常打电话给同事询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病还未痊愈,就急着赶回去,一边休养一边上课。他说:“学校正缺老师,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经过四次化疗,柯红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药物不能离身。医生嘱咐,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切忌劳累。而他在回家休养的这段日子,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还要兼顾另一个班数学教学,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

“现在学生少,你身体不舒服,就让其他老师顶替一下,先把身体养好。”当时家人和同事都劝他。可几天后,柯红却拖着病体又回到学校。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化疗好了,只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就会没事的。”柯红的执拗是出了名的,家人后来也就不再反对,同事们只好更加努力地配合他的工作。

在柯老师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不少大大小小的药盒,准备跟柯老师办交接工作的老师介绍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经常强忍着疼痛给学生上课。”

学生柯晨曦说:“看着老师强忍着疼痛给我们上课,很心疼老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老师,唯有好好学习,用成绩来报答他。”

“学生是我的精神寄托”

放学时分,记者跟随柯红来到他的宿舍。宿舍是一室一厅,不大的房间内塞满各种杂物和药盒。一道前来的陈正德说,“为治病,柯老师除医保能报销的部分外,家里已花去20多万元。日子过得艰难的他,还不忘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柯红说,学生有困难,总要一起想办法克服,这点小钱不算什么,而读书却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2019年春,班级一名女生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失控,在寝室割腕自残,柯红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持续不断的跟踪关爱,终于让这名学生放下思想包袱。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会忘了病痛。学校和学生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在柯红心里,学生就是他最好的止痛药。

“他放不下学生,我放不下他。”与柯红相濡以沫的妻子余春枝最懂丈夫的心思。她回忆说:“去年刚化完疗,我让他在家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去学校,他坚持要去,我只好默默地支持他,除了在日常起居上照顾他,还要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

刚来学校实习的陈老师说:“刚开始有点不适应这里的孤寂和清苦,看到柯老师为了学生的那股拼劲,我感觉到了为人师表的光辉,心里就没有那么浮躁了。”

“我已经59岁,明年就要退休了,趁现在身体还撑得住,多为孩子们做点事。”柯红坦然地说。

责编丨罗仲楷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潘长发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