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万榜 宋露露 文/摄)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通村公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种养殖基地,一座座恬静祥和的农家院落,一张张面露欢颜的温馨笑脸……在金湖街道宋晚村,一幅幅绿色生态、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新农村画卷,尽显该村脱贫摘帽奔小康的蓬勃生机。
近年来,市融媒体中心与宋晚村结成帮扶对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该中心驻宋晚村工作组牢记使命,尽职尽责,从帮扶脱困迈向乡村振兴、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携手宋晚村村民朝着发展、致富的新目标迈进。
加强阵地建设强化脱贫保障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其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
市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组以建强组织、规范管理、服务基层为重点,协助村委全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好建强村级领导班子,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制定和实施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可持续绿色主导产业,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中,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带头讲党课,通过向村党员、干部宣传“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并通过党员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进而提升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扶贫不忘初心瞄准贫根开“良方”
金湖街道宋晚村,版图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9亩(其中水田423亩,旱地286亩),山场面积1.1万亩,水面面积500亩。山多地少,是一个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省级贫困村。以前,该村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大多数村民小组之间依靠简易泥土路相连,多数路面坑洼不平,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满路泥浆,交通极为不便。
该村大部分自然湾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无支柱产业。贫困与落后,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
“扶贫要不忘初心,更要下去了解村民的艰辛艰苦。”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柯梦然实地调研宋晚村后,在中心精准扶贫动员会上掷地有声地说,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是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践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宗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出成效,驻村工作组组长叶海带领两名队员自驻村开始,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积极主动地俯下身子听群众心声,与群众交朋友,对村情户情进行全面摸底;深入研究,把脉诊断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症结及造成贫困户贫困的穷根。叶海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走访党员、村民组长和村民,摸清贫困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与村“两委”、党员、贫困户及群众共商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主动作为、积极走访,快速全面摸清了宋晚村的村情,掌握了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以及贫困原因等情况。驻村工作组根据该村具体情况,开出了精准扶贫的“良方”:制定了村级脱贫规划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计划;强化了帮扶干部的主体责任;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明确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及教育扶贫等措施。
吴茱萸+乡村旅游铺起致富路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内生动力是根本。市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组协助宋晚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该村实际和地理优势,选定了吴茱萸种植和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产业“造血”和“输血”项目。
吴茱萸别名茶辣,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药用功效十分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市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经过实地考察,因地制宜,依托山林资源优势,投资建设吴茱萸种植基地。
叶海介绍,今年春季已在该村徐家井湾周边流转了180亩坡地进行吴茱萸种植,预计三年后能达到亩产200斤,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带动贫困户2户、一般农户6户务工增收。目前,吴茱萸生长状况良好。
据了解,村“两委”目前主要是加强吴茱萸种植基地管理,并安排贫困户及时施肥、除草、浇水,在做好产业开发的同时积极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下一步,将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种植吴茱萸,让更多贫困户通过种植吴茱萸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驻村工作组规划先行,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重点建设田家山网红蔬菜基地,为宋晚村的乡村旅游新增一个新景点、新项目,力争将其打造成大冶、乃至黄石周边城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促进周边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发展,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据悉,目前该项目在市融媒体中心、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合力推动下,已完成了前期土地流转协议,项目规划设计即将完成。
精准脱贫奔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脱贫,根本之策是找到脱贫的路子,扶上路,走长路,才能真脱贫、长脱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帮扶“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找准穷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据了解,宋晚村18户贫困户中,61%的家庭成员患有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听力残疾,17%属因大病致贫,22%因缺劳力致贫。如何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能就业,不致于使政策“养懒汉”?如何实现无劳动能力者衣食无忧?是摆在宋晚村面前的现实问题。
李继勇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三级肢体残疾。叶海和村“两委”入户时,全面了解李继勇的家庭状况,掌握其个人特点和特长,得知他具有一定的养殖技能,便主动邀请养殖专业人员传授养殖经验,鼓励他发展养殖业,并积极帮助申请相关扶持政策。
2019年,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李继勇创办了养殖基地,从最初的30只羊,到现如今发展壮大到50只羊、7头牛规模。叶海了解掌握了李继勇的特点和特长,在“扶智”“扶志”上下功夫,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助力他脱贫奔小康,摘掉“穷帽子”。
抓长远贴心帮打造美丽新农村
如今,宋晚村村道上的太阳能灯让夜晚亮堂堂,村子里的小广场有许多村民健身游玩,村中通网络了,村容村貌大变样。
“既然组织上派我们来了,我们就要为百姓多做些实事,让这里变个样子。”叶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组”。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驻村工作组对当地教育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宋晚村村委会,记者看到图书室里摆放着不少书籍,这都是驻村工作组联系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为学生捐赠的。村党支部书记左华胜说,驻村工作组为孩子们捐赠文化用品、体育器材等,还援建了图书室,邀请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开展演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扶贫队员与村党支部书记对待村民像对待自家人,对待老人像对待自己的父母。真是为村里做了不少事,好处说都说不尽。逢年过节送生活物资,比亲人还亲。”宋晚村贫困户谢美英激动地说。
谢美英今年80岁,几个女儿已成家,老伴走得早,目前只有她一个人独居在家。她的住房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漏雨严重,在驻村工作组摸排住房安全过程中,经过申请鉴定为危房。由于她家庭经济困难,自身年老无能力进行维修改造。2016年前后,左华胜和驻村工作组多次动员她对房屋进行维修改造时,她都婉言谢绝。左华胜和驻村工作组认为群众的住房安全是天大的事,不容半点马虎,即使她签订了放弃危房改造承诺书,并不能代表扶贫工作做到位了,职责尽到了。于是,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连续多次上门做工作,消除她的顾虑,让她不要为房屋维修费用操心,施工也由驻村工作组和村里去联系。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解开了老人的心结。目前,老人已搬进维修一新的房子。
“好处说不尽,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少,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家里漏水了。”谢美英激动地说道。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驻村工作组队员们自驻村即驻心,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落下一个贫困户。为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担使命,不负重托!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脱贫攻坚要用心“扶志”,把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让群众本身具有强烈的脱贫愿望,具有摆脱贫困的行动自觉。驻村工作组队员主动从精神领域引导群众主动脱贫、努力致富,发扬自立精神,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内生动力,让脱贫群众的“志气”更有“底气”。
唯有初心多壮志,敢叫村野焕新颜。在宋晚村这片土地上,一幅幅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面正在宋晚村徐徐展开。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周春明
总编丨柯梦然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