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朝阳村:迎着朝阳阔步奔小康

©原创   10-12 08:47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程长珠 文/摄)金山店镇朝阳村地处偏僻,曾经是一个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6个自然湾10个村民小组286户12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5人。在2014年前,村级集体经济为零,贫困户的主要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政策兜底。

近年来,在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市经济工业中心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村民安全饮水问题解决了,并安装了路灯,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个个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谁能想到以前那么穷的一个村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说实话,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想象中的小康还小康!”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记者一行来到朝阳村看到,如今的朝阳村,家家户户道路通,绿树红花相映红,村民家门口美景如画。该村还新建了农村幸福院,乡亲们平日娱乐有了好去处,幸福感也有了较大提升。

“你看,这么多老人聚集在这里下棋、聊天、看电视,大家有说有笑,比待在家里有趣多了。”正在农村幸福院里看电视的几位老婆婆、老爹爹如是说。

村民柯佑政,今年74岁了,但他的头发一丝不乱、衣服整洁如新,笑容总是挂在眼角眉梢。他对记者说,“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工作,平时我和老伴就来到这里,跟老哥们几个一起唠唠嗑、下下棋,啥烦心事儿也没有了。”

离农村幸福院不远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几名村民正在健身,每个人的脸庞都焕发着别样的光彩。

“现在一出家门都是景,环境好、空气也好,就出来活动一下。”村民柯有瑶的获得感、幸福感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原来湾子都是泥巴路,现在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而且路灯有了,绿化也有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天早晚都到这里跳跳舞、打打球,活动活动筋骨。我觉得住在这样的村子里幸福得很,舒服得很。”

据了解,2014年,该村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医疗室、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2015年,新增了监控系统,覆盖率达100%。2016年,在全村路灯全覆盖的基础上,新建了徐赞洲湾门口塘,完成了柯重白湾两个门口塘的改建,并对一些湾子的门口塘进行清淤、护砌。2018年,村里建了农村幸福院,每个自然湾新建了公厕。2019年对村里的产业路、车广路进行加宽硬化。今年上报了扶贫项目4个:柯家新屋门口塘清淤护砌工程,王龙泉湾门口塘新建工程,柯重白湾西区硬化工程,大众山公路加宽、沟渠护砌、硬化工程。

大力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奠定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朝阳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使农业稳健地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快车道,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采访中,说起村里的特色产业,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柯强胜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村在2014年前是零收入,2015年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农民股份合作社——大冶市梓鑫种养殖农民合作社,种植栀子黄和养猪等,每年给村子带来3万元的收入,打破了村里无经济收入的局面。”柯强胜对记者介绍道。

该合作社是由该村出嫁女柯春连投资打造的,村集体将180亩山场参股,部分群众和柯生谷、柯国胜两户贫困户将土地参股,计70亩,累计总面积250亩,主导产业有栀子黄、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安排贫困户就业4人,两户贫困户的土地分红1200元,就业人员每人每年收入5000元,村集体每年获经济收入3万元。下步,将扩大水果种植,再利用现有的210亩栀子花的资源,开发利用栀子花进行加工配制精包装饮用茶,为该村打造出“一村一品”新品牌。

“现在的政策真好,村里把我的D级危房改造了,还帮我安排在这里做事,一个月有千把块钱,三个小孩又都挺听话的,我觉得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正在村合作社打零工的贫困户王细建感激地说。

据了解,2016年,该村还成立了湖北朝发园林生态股份公司,修建精养鱼塘120亩,种植香李、柑橘70多亩。2017年成立了大冶勋发能源光伏发电股份公司,每年分红5万元,村级经济突破了8万元的大关。2018年在武钢金山店铁矿的支持下,成立了大冶松宇种养殖合作社。2019年与黄石顺德鸿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种核桃、柑橘、桑葚200多亩,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将不断做大做强村里的各项产业,把朝阳村建成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柯强胜说。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周春明

总编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