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肖继贤:追求幸福生活不停步

©原创   10-10 09:50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云上大冶报道(见习记者 章娴静 文/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会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孜孜以求、努力奋斗。在殷祖镇秦家庄村有这么一个人,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过困难、非议,不断学习、不言放弃,最终,用自己的坚持奏响了幸福生活的乐章,他就是该村村民肖继贤。

从个体户到养殖户

肖继贤是地道的农民,平时除了务农外,靠着编竹制品的手艺支撑家里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竹制品市场不景气,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一下子没有了,一家五口的生活成了大难题。肖继贤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做点买卖谋生。于是,他向亲朋好友借了点本钱,在镇上开起了服装店。服装店主打人群是老年人,因为半生与黄土打交道的肖继贤,熟悉的只是解放鞋、中山装,自然而然,这些成了他服装店的“主角”。

老年人习惯了节约,衣服只要还能穿就不会去买新衣服,肖继贤的服装店每月成交量屈指可数,收入远远不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反倒是家里养的几头猪,成了家里最大的收入来源。于是,肖继贤在平时看店之余开始阅读养猪书籍,研究养猪的门道,心里默默盘算着,自己是农民出身,养猪比卖衣服更擅长。经过一番权衡后,他决定回家养猪。“当时心里想着干哪一行好像都有被淘汰的风险,只有养殖业不会被淘汰。”肖继贤回忆道。

从家庭圈养到规模养殖

“刚开始在家里养了几头猪,琢磨着让它们快点长膘,年尾卖出,年头就去买回小猪仔。每年过年,养的猪都卖掉了,舍不得留一点自己吃。”肖继贤说,一头猪卖得好不好,全凭当年的市场行情。肖继贤养的猪白白胖胖,比一般人养得好,每年都有人来提前预约他家的猪肉。尝到甜头的肖继贤慢慢考虑到现有的养殖面积有限,一年到头养不了几头猪,这样下去生活也得不到较大的改善,于是,他萌生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

我市许多乡村学校被合并后,学校场地闲置。秦庄村就有一所小学占地面积不大不小,搞养殖最合适不过,肖继贤便向村里提出自己的想法,得到村委会的支持。2008年8月,57岁的肖继贤办起了自己的养殖场。

从传统养殖到科学养殖

刚开始没钱买猪仔,养殖场只有几头从自家猪圈转移过去的猪,肖继贤就向农村合作社贷款进了一批猪仔。初次创业的肖继贤一开始就进了几百头猪仔,心想养几头和养几百头没有多大区别,无非就是自己累点。可是真正养起来,问题也来了。猪多了异味也大了,引来周边村民的不满,猪粪的处理也成了一大难题。一系列的问题压在了肖继贤的身上,原来家庭饲养和大批量养殖有这么多不同。

村委会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和当地政府部门一道建议他种养结合。“看,对面的那片藕池和水塘,可将猪粪通过管道排到那里养鱼和种莲藕。现在猪粪都不需要手铲了,安了管道,用水一冲就行。”肖继贤指着对面的鱼塘告诉记者。肖继贤介绍,现在的养殖场和以前家庭猪圈相比大不一样,分有产房、猪仔暖房、母猪房。考虑到从外地进猪仔养殖成本高,肖继贤开始研究学习自繁自养,现在不仅不用去外地进猪仔,还为其他养殖场提供配种服务,仅这一项,一年有一万多元收入。

近年来,肖继贤没有停止学习,一年要外出学习好几次,打预防针、加工饲料等等,都是他一个人操作。2015年,养殖场安装了沼气处理设施,村里60多户人家用上了沼气。资源综合利用,不仅解决环保问题,还为村民生活带来便利。“你别看养猪很容易,光是吃的就大有讲究,我现在给猪吃的都是按比例调制的玉米和豆粨,要保证营养平衡,这样养出来的猪才健康。”肖继贤一边说着一边给猪喂食。肖继贤的养殖场有固定的销售渠道,黄石、鄂州等地的屠宰场都来他这里进货。

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

创业十余年,养猪场也逐渐步入正轨,经济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闲暇之余,肖继贤喜欢养养花,养殖场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用肖继贤的话说,就是打开每间猪舍的窗户都能看到花草。除了拨弄花花草草,肖继贤每年都会出去旅游,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他出去旅游时拍的照片。“以前想都不敢想,去城区买小猪仔时,也不会多停留。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只要有空我就去外面转转,真是碰上了好年头。”肖继贤说。

今年快70岁的肖继贤,身体硬朗,脸上常挂笑容。这么多年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淘汰的是不改变、不进步的自己,与行业无关;唯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余    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