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刘应 文/摄)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人间八月天,最美在保安。赏三秋桂子,游十里荷田;刘煌庄里吟古韵,沼山村中看振兴;荷田公园话廉政,党建引领盘茶村。
9月24日,庆祝保安镇诗词楹联学会成立十周年暨“中秋月·书香保安”诵读活动,在保安镇文化馆广场举行,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欢聚一堂、触景生情、吟诗作对,庆祝这一盛事。
上午9时许,在该镇民主街社区大院里,来自大冶三中的学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齐声诵读毛泽东诗词《长征》《沁园春·雪》,孩子们用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经典。同学们如沐春风,沉浸在毛泽东诗词的巨大魅力中,深刻感受一代伟人的革命情怀和豪迈气概,仿佛把大家带到那段家国相忧、血火相淬的峥嵘岁月。一场诗词诵读,伟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意志以及高超独特的文学创意,让大家肃然起敬,感叹不已。
秋收季节的盘茶村,一片风景如画。该村位于我市“一区两园七朵金花”的沼山乡村公园中心腹地,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村,距离镇区2公里,是保安镇“后花园”、村民“健身园”。在盘茶村党支部书记明安池的带领和讲解下,参加活动的嘉宾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村党建文化长廊,还了解到盘茶村这几年的发展离不开“三个三”,即“美丽三花”(桃花、油菜花、杜鹃花);“吉祥三宝”(狗血桃、板栗、火山弹);“旧址三个”(红色知青旧址、绿色军营旧址、农业学大寨方形田梯形地旧址)。围绕“做好花文章、壮大果经济、扮靓新盘茶”做文章,将田园打造成公园、村庄打造成花园,最终走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条长千余米的小河穿村而过,25栋古民居散落在河岸一侧,一座400年历史的白马桥,一棵470年历史的古皂荚树,构建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对刘通湾这样解说。沼山村继获得“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之后,2018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湖北省赏桃胜地。特别是该村种植的“保安狗血桃”,已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打产业。保安镇的乡村旅游,这里是起点。
10点左右,一行人来到了茶山村刘煌庄。该庄因湾中男女老少酷爱吟诗作对而闻名,被中华诗词楹联协会授予“中华诗词楹联之庄”称号,全国仅此一家。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是刘煌庄的一大特色。
位于该镇农科村的廉政文化园,是党员干部接受廉政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基地由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园、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四个部分组成,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道廉政“防火墙”。廉政文化园前方有一条水渠,左侧是一口水塘,寓意“思想的源头”,所以这条渠取名“清廉渠”,表达的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左边的草庐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工棚,对它进行了简易的装饰,根据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取名陋室,陋室内收集了一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办公桌椅和学习生活用具,烘托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境。廉政文化与传统诗词文化无不一一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从成立之日起,保安镇诗词楹联学会就致力于唱响保安声音、讲好保安故事、弘扬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十年间,全镇诗联创作活跃,多部作品在省市刊物发表或获奖,并成功举办“大冶大美,楹联添彩”首届楹联大赛(初赛);建成刘煌庄“中华诗教基地”“中国联教基地”,捧回“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等国字号荣誉;学会还主持出版了《三元阁诗联》一书,填补了该镇诗词楹联专著的历史空白。
笔墨当随时代。每年桃花节的诗词笔会,都是以文化宣传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学会积极吸纳新鲜血液,不断壮大诗联队伍,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创作水平,积极推进诗联进湾组、进学校、进社区,为建设“书香保安”作出贡献。
保安既是一个承载梦想、改革创新的地方,也是一块文风鼎盛、诗韵悠长的土地。“从镇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唱响保安声音,讲好保安故事,弘扬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保安镇党委书记梅艳峰表示,十年来,镇诗词楹联学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要大有作为。学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弘扬时代主旋律;要抓好队伍建设;要强化诗联普及,多创作一批反映人民心声、描绘发展蓝图、引领文明风尚的好作品;要丰富诗词楹联宣传载体和宣传方式,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为建设书香保安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中,还有古筝演绎《渔舟唱晚》、经典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爱莲说》《将进酒》、歌舞表演《红歌联唱》《相约保安》等文艺汇演,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潘长发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